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4课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课件 新人教版.pptVIP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4课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课件 新人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4课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课件 新人教版

从明到清,在这近500年的时间里,中国与西方经历了不同的悲喜交替,西方在崛起的时候,中国却正在由强盛走向衰落。 为何中西命运会如此不同? 中国的“欢歌”至“悲歌”如同一出高潮跌宕的戏剧,在让人扼腕的同时,又不得不引人深深思考…… 中国从“盛世欢歌”到“日落悲歌” 桐庐中学 方建春 2011.11 从古代中国的 经济政策角度看: * 欧洲人眼里的大明王朝 盛世欢歌—— 见证人:门多萨 * 中国物产丰富,蔬菜种类远较西班牙多。仅橘子就有三个品种,即甜的、酸的和甜酸适度的。糖质地很好,非常洁白,价格也低廉。蚕丝色泽艳亮,质量超过西班牙的产品。……中国人普遍穿着丝绸服装。中国农田管理得很好,没有一块荒弃的土地,一块块耕田错落有致,有如花园。矿产也很丰富。“这是世界上最富饶、而物价又十分低廉的国家。” 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而治理最好的国家”。 ——(法)伏尔泰 * 欧洲人眼里的满清王朝 日落悲歌—— 见证人:马戛尔尼 * 1793年7月,马戛尔尼使团乘“狮子号”抵达天津大沽口外,中国官员隆重迎接,送上大量礼物食品。由于礼物太多,船上空间狭小,只能收下一部分,而“以后不须提出请求,大批免费供应的物资源源不断送去”。这个排场的见面礼,让英国人大感意外,因为按照他们的外交惯例,除特邀外,一般使团的出访费用都是自理的。 让英国人意想不到的怪事接踵而至,运送礼物、食品的船只载着两名中国官员刚刚离开,由于“有些猪和家禽已经在路上碰撞而死”,所以英国人把一些死猪、死鸡从“狮子号”上扔下了大海。岸上看热闹的中国人一见,争先恐后跳下水,“马上把它们捞起来,洗干净后腌在盐里”。 通过这则材料,你能看到中国存在着什么样的怪现象吗? * 你在五千年文明之末 承接了千年的耕犁 却凿沉了南海穿行的船舶 那运河沿岸和江南的市镇 仿佛还在诉说着昨日的繁华 就是前夜的资本萌芽 也欲在“明”日“清”晨里徘徊 就连景德镇的瓷器也过不了张骞的“丝路” 都随着郑和返航的白帆 停泊在乾隆的广州禁圈 流星闪过 再现你昨夜喧嚣的灯火 奈何却照亮了西方的“蒸汽文明” 近代前夜的岔路口: 世界向左,中国向右 * 探究1:从统治者的角度看,执行重农抑商政 策的初衷是什么? (1)商鞅变法为何实行“重农”政策? “军无粮食则亡,无辎重则亡,无委积则亡。” ——《孙子·军争篇》 春秋战国战争频繁,粮食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保证。 (2)商鞅变法为何实行“抑商”政策? “末事(商业活动)不禁,…… 而游食者众,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 ——《商君书》 强制性的抑商从而达到稳定农业人口,保证生产和兵源。 * 探究2:从统治者角度看,植根于战国乱世的 重农抑商政策为何被后世大多数王朝 执行呢? 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吕氏春秋·上农》 有利于保障国家安全,维护政治稳定,巩固 君主地位。 * 探究3:从统治者的角度出发,明清政府为什 么实行“海禁”政策? 材料二:自今以后,各该督抚镇,著申饬沿海一带文武各官,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将一切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指郑成功等抗清势力) 贸易者,或地方官察出,或被人告发,即将贸易之人,不论官民,俱行奏闻正法,货物入官。本犯家产,尽给告发之人。 ——《清世祖实录》卷102 材料一: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明太祖实录》卷139 材料三:“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倭寇的侵扰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