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1月考语文试卷.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峰中学2014学年高一(上)月考语文试卷 总分:100分 时间:110分钟 2014/10/23 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的一项是( ) 锲而不舍(qiè))è)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B.慰食物,是人们对那些用来帮助缓解紧张情绪、放松神经的食物起的名字,即通过食用喜爱的食物来达到心理上的暗示作用。C.D.人们不难想象,那雄浑的天穹,苍茫的大海,从黎明前的沉沉暗夜里,升起第一线曙光,燃起第一支火炬,这该是何等壮观。在比赛中,同学顽强拼搏,把对手打得前仰后合,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这位画家做起画来,胸有成竹,。A.只有艰辛劳动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才真正懂得古人“游子悲故乡”的情怀——无论这个故乡烙印在一处还是多处,在祖国还是在异邦。 B. C. D.由于追求艺术上的严谨,使得闻一多的诗大多有富于浪漫气息的幻想,严谨奇特的构思,火山爆发式的激情,一咏三回环的语势。 A.B.C.D. 甲: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选自荀子的《劝学》) 乙: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节选自刘开的《问说》)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其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 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C.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A.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丰富的知识 B.所谓就有道而正也: 就有办法 C.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 相等 D.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没有用来 的(办法) 9.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有相同之处的一项是( ) 例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客有吹洞箫者。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不拘于时 10.下列四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是( ) 例: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则群聚而笑之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A.荀子运用设喻的方式,形象生动地阐明学习要注重积累,要持之以恒,要专心致志。 B.刘开一开篇便提出好学尤其应当勤问的观点,接着便着重论述好问的意义:可以丰富知识,有利于修饰品德。 C.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荀子与刘开都运用排比、对比、比喻手法,说理透彻明白,气势恢弘。 D.“说”是一种文体,它可以记事,也可以说明、议论,刘开的《问说》属议论文,与荀子的《劝学》体裁相同。 1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2分) 译文: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2分) 译文: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