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达标训练1.3.2汇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时达标训练1.3.2汇编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达标训练 【基础达标】 1.(2014·合肥高一检测)合肥各大商场里出现了一个促销新名词——“限量版”,手表、香水、手机、运动鞋、数码相机……限量版的身影无处不在,虽然其价格比起普通商品要高出一截,但仍受到一些市民的追捧。这种消费倾向( ) ①属于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②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  ③会助长奢侈浪费的社会风气  ④属于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选C。“限量版”的商品受到一些市民的追捧,体现了市民的求异心理,它的优点是能够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因此②④符合题意,①③与题意无关。 2.(2014·常州高一检测)有位准备购买轿车的消费者说:“新车一上牌就成了‘二手车’,就开始贬值,越用越贬值。对我来说,汽车只是一种‘为我服务的工具’,什么品牌无所谓,关键是质量要好,价格要实在。”从消费心理角度看,这是一种( ) A.攀比心理 B.求实心理 C.求异心理 D.从众心理 【解析】选B。材料中的消费者追求物美价廉,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3.(2014·黄山高一检测)现代社会的一个普遍矛盾是,年轻人消费需求旺盛而收入水平偏低;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腰包饱满之时,消费需求却在不断下降。要有效地化解人生中这种收入与消费的时光错位问题,可以( ) A.引导人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B.引导人们合理消费,适度信贷 C.引导人们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D.引导人们协调消费,精神为首 【解析】选B。解决消费错位问题,需要贷款消费,解决腰包饱满与需求下降的矛盾,需要合理引导消费,B符合题意;A、C两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消费要做到物质与精神协调发展,D错误。故选B项。 4.以“拼车”“拼饭”“拼房”等为代表的“新节俭主义”渐渐成为流行的生活方式,其核心观点是收入虽然不菲,支出却要精打细算。这说明“新节俭主义”( ) ①提倡理性消费、简约生活 ②与当前扩大内需的消费政策相矛盾 ③是量入为出的适度消费 ④是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传统美德的体现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消费原则的理解。“新节俭主义”的消费观考虑了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坚持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是一种理性消费,①③④正确;精打细算并不是抑制消费,与当前的消费政策并不矛盾,②错误。故选C项。 5.(2014·泰兴高一检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新一届中央集体民生情怀的具体表现。央视报道,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 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作为公民应该尽量少让“舌尖上的浪费”发生在自己身上,必须树立______的消费观。( )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公民要避免“舌尖上的浪费”,就必须自觉树立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消费观,①④符合题意。②③与题意无关。 6.材料一 大多数大学生在花钱上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物美价廉的商品,但他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个性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材料二 为了换上一款时下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同学为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1)结合材料,分析大学生的消费心理。 (2)有针对性地给大学生提出一些消费建议。 【解析】第(1)问考查消费心理,解题的关键在于把握不同消费心理的特征。第(2)问考查正确的消费观,注意建议的针对性。 答案:(1)存在从众心理,容易追赶潮流;存在求异心理,比较注重自己的个性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存在攀比心理,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存在求实心理,大多数学生力求“花得值”,尽量搜索那些物美价廉的商品。 (2)①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尽量在自己和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进行消费。 ②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要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③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能力提升】(30分钟 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2014·泰州高一检测)明星一直是社会的焦点人物,明星代言更是备受关注。商家之所以利用明星推销自己的产品,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