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语文专题冲刺 专题12.6 古代诗歌阅读六(含解析).docVIP

2017年高考语文专题冲刺 专题12.6 古代诗歌阅读六(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高考语文专题冲刺 专题12.6 古代诗歌阅读六(含解析)

专题12 古代诗歌阅读六 一、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各题。 夜坐念东征将士 陆 深 长河乘夜渡貔貅①,兵气如云拥上游。 大将能挥白羽扇,君王不爱紫貂裘。 十二关山齐故国,百年疆域汉神州。 不眠霜月闻刁斗,自启茅堂望斗牛。 ①貔貅(píxiū):别称“辟邪、天禄”,是中国古书记载和民间神话传说 的一种凶猛的瑞兽。诗中比喻勇猛的战士、骁勇的部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诗歌起句不凡,用“貔貅”形容骁勇善的战前线战士,他们长河夜渡,不畏艰险,直接描写了战斗 场面的激烈。 B.“挥白羽扇”,写大将手挥羽扇,让人想起“羽扇纶巾”的周瑜,暗喻诗人文武双全,指挥若定。 C.诗歌第四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以“紫貂裘”代指皇帝对将士们的赏赐,表明朝廷对战事的重视。 D.颈联以数词入诗,节奏鲜明,音韵铿锵,从时空两方面表现了国家收复失地的坚强决心。 E.诗歌末两句中选取两个细节“闻刁斗”、“望斗牛”,由想象转入现实,表现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 愤。 2.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概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D 2.作者通过描述想象中的将士们征战沙场的情境,表现了君臣将士团结一心、 收复失地的强烈信心,抒发了诗人对君臣一心保卫国家的赞美之情和关心国事的爱国激情。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一般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深湾夜宿 王 勃 津涂①临巨壑,村宇架危岑②。 堰③绝滩声隐,风交树影深。 江童暮理楫,山女农调砧④。 此时故乡远,宁知游子心。 ①津涂:道路。②岑:小而高的山。③堰:拦河蓄水的土坝。④砧:捣衣石。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夜宿的深湾是个偏僻的地方,道路面对巨大的山谷,村子建在危险的山上。 B.一个“隐”字,写滩声时隐时现地传来,可想象出诗人凝神远听的神态。 C.一个“深”字,写出江边的树木随风起伏,树影晃动时的情景。 D.第一联是写近景,第二联是写远景,远近交替写深湾的地理环境和自然风景。 E.前三联,写出诗人眼中的异乡景色风情,第四联抒发游子乡思,情景相生。 4.诗的第三联描写了怎样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3.AD 4.描写了这样的图景:天已入暮,江上的儿童还在辛勤地划船;天晚了,山中的妇女还在捶洗衣裳。表达 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辛苦劳作的深厚同情。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一般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次韵唐公①三首(其三 旅思) 王安石 此身南北老,愁见问征途。 地大蟠三楚,天低入五湖。 看云心共远,步月影同孤。 慷慨秋风起,悲歌不为鲈②。 ①张壤,字唐公,北宋嘉佑六年契丹国母生辰使,王安石友人。②《晋书·张翰传》记载张翰在洛阳,因见秋风,于是想起家乡的苑菜莼羹、鲈鱼脍,说:“人生贵适意尔”,当日辞官归乡。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此诗题为《次韵唐公三首其三·旅思》与王安石的另一首诗《泊船瓜洲》一样,都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 B.首联直抒胸臆,诗人奔波南北,韶华老去,身心俱疲,不想再为国征战攻伐;一个“愁”字突出了诗人的迷茫。 C.颔联写景,以夸张之手法写天地的阔大深沉,并为进一步抒怀做了铺垫:“蟠”“入”二字化静为动,颇见功底。 D.颈联情景合一,“心共远”表明自己心志高远,意欲九天“步月”却形单影只,可见诗人虽高处不胜寒却依然积极入世。 E.王安石的诗歌“学杜得其瘦硬”,用字工稳,好发议论,多用典故,擅长于说理与修辞,风格遒劲;本诗集中体现了这些特点。 6.诗的尾联是怎样表现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的?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5.BE 6.①尾联即景抒情,诗人借张翰的鲈鱼脍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