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网路心理学摘要.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维基网路心理学摘要.doc

維基網路心理學摘要 組別:人資組 學生:張熒珍學號:696710299 壹、理論發展架構 貳、現有維基式動態評鑑理論 一、上網評鑑 二、領導者不必下指導棋 三、自我評鑑 四、凝聚共識 五、多元觀點和意見補足盲點 六、無時間距離限制 參、Web2.0是什麼 一、特點:    (一)網站所有做的事,都要以使用者為中心出發。    (二)透過開放的討論,使用者的經驗才能愈來愈豐富。 (三)強調使用者網路的外部延展性。  二、定義:    Who:主角是人。    How:資訊、數據只是人的副產品。    Where:有網路的地方就能上網。    Why:人有收、發、讀資訊的需求,對趣味相投的人感興趣,關注及聯繫他 們的願望,也有被找到、被關注的希望。    What:在原本Web基礎上,更貼近使用者的需求,將網路作為平台分享及利      用,透過參與者的互動(Ex:提供內容,為內容索引或評分),讓使用 者可以主宰也可以參與,來使用的平台增值。 三、小結: Web 2.0 的商品,就是「人」。Web 2.0 時代,需要的則是社會學家,指引 網路使用者如何引導人們在虛擬社會中互動。 肆、維基於Web2.0時代之應用 一、特色: (一)雙向溝通 (二)越開放越有影響力 (三)分享 (四)協同合作 (五)參與者多且主動 (六)共通任務目標 二、定義: (一)用來儲存與修改資訊及每個頁面皆能開放任何使用者編輯的系統。 (二)必須是一個可自由擴展且相互連結的資料庫系統,只要藉由具有表單 功能的瀏覽器即可進行協同創作。 (三)數位化時代之知識管理與「系統」、「社群」、「內容」等三者相關受「平 台技術」、「知識組織」和「管理策略」等三大面向之影響。 wiki協作環境金三角模式 資料來源:國科會研討會Wiki協作系統 在數位典藏內容加值之應用研究 三、維基之於Web2.0於組織之應用 (一) 由Web1.0到Web2.0 (二) 誠實 (三) 確認定位 (四) 部落格-讓顧客了解 (五) 線上租用服務節省成本 (六) 社群網站發現人才 (七) 凝聚共識-員工即最好的代言人 (八) 消費者回饋,激發新動力 (九) 決策模式:由下而上,橫斷面整合的虛擬團隊。 四、80/20法則於維基之應用 定義:一個人20%的關鍵知識,可以提供個人80%的競爭力。當然人個人可 以有隱藏20%關鍵知識的權利~可是若可以對外分享80%非關鍵的知 識,對別人而言也許助益很大,並能從他人那裏得到其他的知識, 更有機會提升自己的關鍵知識與競爭力關鍵的知識。 五、長尾理論之於維基 (一)定義:只要存儲和流通的渠道足夠大,需求不旺或銷量不佳的產品所共 同佔據的市場份額可以和那些少數熱銷產品所佔據的市場份額 相匹敵甚至更大。 (二)關鍵:如何將商品更輕易的讓客戶接觸到 (三)特色:商品數量繁多,而會想購買長尾商品的客戶,其喜好更是多樣化。 協助客戶想要的獨特商品給一一挑出。 伍、從心理學角度看維基集體合作的智慧 一、網路使用的心理屬性 (一) 感覺經驗的限制 (二) 可轉換的身份與匿名性 (三) 地位的平等 (四) 空間限制的改變 (五) 時間的延長或壓縮 (六) 同時進行多重關係的可能 (七) 記錄保存永久 (八) 可以改變或虛幻的狀態 二、個人在網路上自我認同的呈現 (一) 完整自我及部分自我呈現的層次。 (二) 個體呈現出來正面或負面的特質。 (三) 個體所呈現身份的層次,是相同於現實生活,想像的或是隱藏身份的。 (四) 個人網路行為所反映出來的意識層次。 (五) 不同溝通工具及管道的使用。 三、合作=or≠競爭 (一) 社會心理學界的發現也認為人類有追求目標的天性,但以合作或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