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章数字符号.doc
数的起源与发展
【摘要】文章讲述了从古至今,数的发展与进化的过程。
【关键字】数;运算符号;进制;第一次数学危机
前言:我们在生活中处处都可以看到数:商品价格;行车速度……今天我写的论文就讲一讲数的起源于发展。
目录
第1章 数字符号 2
1.1 数字符号 2
1.2 中国古代的数字符号 3
1.3 阿拉伯数字 4
第2章 进制 4
2.1 二进制 4
2.2 十六进制 5
2.3 六十进制 5
第3章 四则运算 5
3.1 加法和减法 5
3.2 乘法和除法 6
第4章 负数和整数 6
4.1 负数 7
4.2 整数 7
第5章 分数和小数 8
5.1 分数 8
5.2 小数 8
5.3 有理数 9
第6章 无理数 9
第7章 以后将学到的数及符号 10
7.1 指数 10
7.2 绝对值 11
7.3 对数 11
7.4 阶乘 11
数字符号
数字符号
自然数是我们最常见的数了,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远古时期世界各国的数字符号。远古时期有几大文明古国,留下许多文化遗产,其中出现了罗马文化、玛雅文化和希腊文化。同样也产生了希腊、玛雅和罗马数字符号,如图1-1所示。
图1-1 几大文明古国的数字符号
中国古代的数字符号
在几千年前,中国古人在进行数学计算时就已经会用算筹作为工具进行的计算。这方法叫“筹算”。而当进行纸面采用代数式的计算方式时,中国古人发明了十进制专用的数字计算符号,这十个符号的写法:〡、〢、〣、〤、〥、〦、〧、〨、〩、十,表示1、2、3、4、5、6、7、8、9、10。
? 比如三斤八两的写法“〣〨”二斗四升写法是“‖×”十八丈布写法“十〨”;三尺四寸木材写法“〣×”。采用了这样10个数字计算符号,在写代数式时就及为方便。
比如加法: 824
176
= 1000
就可写为: 〨〢〤
〡〧〦
= 〡十十十
阿拉伯数字
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推进,阿拉伯数字已成为各国公认的数字符号,它是自然科学的基石。
说起阿拉伯数字,这与中国古人的数字计算符号还有相当的渊源。中国古人的十进制采用专用的数字计算符号,大约产生于据今四千年到五千年之间。大约在公元500年之后,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印度次大陆西北部的五河地区。古印度人将这些数字计算符号的书写方式进行了印度本地化。指得一提的是,古印度人从十的概念中特别引申并强调了0的概念,这算是古印度人继承中国古人的十进制专用的数字计算符号后的一大贡献。
再过了大约1000多年,阿拉伯人征服了印度次大陆西北部的五河地区,他们吃惊地发现:被征服地区的数学比他们先进。于是设法吸收这些数字。印度北部的数学家被抓到了阿拉伯的巴格达,被迫给当地人传授数学符号和计算方法。由于印度数字和印度计数法既简单又方便,其优点远远超过了其他的计算法,阿拉伯的学者们很愿意学习这些先进知识,商人们也乐于采用这种方法去做生意,于是就有了现在全世界通用的阿拉伯数字0、1、2、3、4、5、6、7、8、9。
进制
我们现在最常用的进制是十进制,也就是逢十进一。其实目前使用的进制还有二进制、十六进制、六十进制等等。
二进制
二进制也就是逢二进一,它的数字符号是0和1。
十进制的2等同于二进制的10,其中10要念成“一零”,而不能念成“十”;同理十进制的4相当于二进制的100,其中100是念成“一零零”,而不能念成“一百”。计算机的运算和存储全部采用二进制的原理进行设计和开发的。
十六进制
当我们要表达比较大的数字时,使用二进制可能很不方便,于是就引入了十六进制。听说过中国一句老话吗?“半斤八两”,也就是说1斤=16两。可是我们应该如何表示十六进制的数字符号呢?十进制中0到9分别表示十六进制的0到9,而用A到F分别表示十六进制中第10到第16个的数字符号。计算机中常用十六进制来表示数据的存储地址和存储容量。
六十进制
目前用来描述时间还有六十进制,例如1小时=60分钟,1分钟等同于60秒。六十进制很少用到,所以不作详细介绍。
四则运算
四则运算的起源很早,几乎与数字同时产生,如,5写成罗马数字Ⅴ,6写成罗马数字Ⅵ,就是5加1的意思。那你知道罗马数字Ⅳ是几吗?没错,就是4,即5减1的意思。
在中国古代,四则运算很早就有了,战国(前475-前221年)时代的李悝编写的一部有关法律方面的著作——《法经》中,就有加、减、乘、除等运算啦!
四则运算的种种符号是从15世纪才开始逐渐使用的。
加法和减法
加号“+”、减号“-”是公元15世纪由德国数学家魏德曼首创的,他把一条横线与一条竖线合并在一起来表示合并(增加)的意思,而从加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