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油气田完井手册 第八章 特殊完井方法.doc

海上油气田完井手册 第八章 特殊完井方法.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特殊完井方法 由于海上油田开发装置投资高,平台面积有限,除应用大斜度井扩大动用储量外,近十多年发展成熟的水平井、大位移井,多底分枝井技术已成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新工艺。本章着重介绍这些井的完井技术。 第一节 水平井完井 水平井有增加泄油面积,降低生产压差,提高单井产量和提高最终采收率的作用。在控制油层出砂和底水锥进方面优于其它类型井,对低渗、稠油开采和热采热注都有明显效果。 完井可分为裸眼、衬管、套管固井、防砂、管外封隔器等几种不同类型的完井。不同油气田应依据其特点选择最佳完井方法满足生产需要。 一、水平井完井考虑的因素 l)储层岩石胶结情况及储层的稳定性,分析研究岩石矿物胶结情况,储层是否含有遇水后易膨胀或塑性流动的粘土层、石膏层、盐层等化学不稳定性;井壁岩石是否会发生因上覆地层重压而剪切破坏,导致储层垮塌的力学不稳定性。利用已有资料分析计算在不同生产压差下井壁岩层所承受的切向应力与储层岩石抗压强度关系,对储层稳定性做出较准确的判断。 2)储层的纵向非均质程度。在整个储层厚度内是否存在坍塌夹层,异常压力层,含水、气夹层等层间干扰。 3)有无气顶和底水。 4)储层压力系数。 5)储层水平渗透率和垂直渗透率。 研究选用适应储层地质特性的完井方法,采用特殊的技术往往可有效降低开发投资,生产操作费用,获得好效益。 二、水平井完井特点及基本原则 由于油气田的构造形态和层位分布不同,采用哪种完井方法应视总体开发方案和经济评价确定。水平井段长短、穿越层位的岩性差异程度、穿越单一厚度与穿越多组油气层或油气水复杂带进行开采,生产完井技术则不相同。重复进入水平井段的施工难度较大。水平井生产完井方案要与钻井方案紧密结合,完井时要充分考虑油气田生产特点,结合开发方案要求,预先做好生产完井设计。水平井完井基本原则为: l)水平段完井应能最大限度发挥产能,达到高效开采目的。 2)有效防止井壁垮塌,对胶结疏松的砂岩油层需进行有效防砂。 3)有利于分???开采,对穿越复杂带层段的油井,完井时应实施有效分隔,有利于今后控制分采或封堵。 4)便于修井作业时管柱或连续油管重新进入施工。 5)永久性完井工具应能满足长期生产的要求。 三、水平井完井类型 1.裸眼完井 这种完井适用在灰岩裂缝性油气层,胶结良好的砂岩层,致密低产油气层。一般采用生产套管下至水平拐点上部注水泥固井后再钻裸眼水平段,生产井管柱尾管只下在套管内进行生产,第七章海上完井管柱设计要求已有详细介绍,图8-1-1为裸眼完井结构,油井完善程度高,能发挥生产潜力提高单井产量。 2.衬管完井 对生产过程可能垮塌的储层,采用衬管完井较多,衬管为钻眼或割缝套管。钻眼直径和缝隙大小依据储层岩性选择。衬管下井后由液压或机械悬挂器坐挂在上部套管内。衬管完井适合厚度大,生产层稳定,无需进行后期封堵的水平井段,图8-1-2为衬管完井示意图,完井工艺简单,成本低、效果好。 3.预制防砂管完井 储层岩性胶结差,预测可能会出砂的水平井段,采用砾石充填防砂施工困难,充填效果不稳定。近年发展和采用预制砾石填充防砂管,不锈钢金属纤维棉防砂管,防砂效果较好。 (1)预制砾石填充防砂管 预制砾石填充防砂管由带眼基管,不锈钢梯形绕丝,砾石填充层,外保护管组成(见第九章)。不锈钢梯形绕丝缠绕时点焊固定,缝隙和填充的砾石直径根据地层砂直径筛选确定。 要求填充砂层厚度不小于12mm,环氧树脂胶结后不影响渗透率。 (2)金属棉防砂管 预填充砾石防砂管重量大,不便于在水平井段推进,近年发展形成的金属棉防砂管有筛孔型,单层裹包或多层裹包型。 l)筛孔型金属棉防砂管。 选用无缝钢管做基管,两端有内外螺纹及卡槽,管壁阶梯状布孔,孔中装设金属棉滤砂室。油流通过时滤砂室可将大于或等于0.07mm的砂挡在管外形成第二道防砂屏障。国产RLG一A/120mm和RLG一A/85mm两种尺寸防砂管在陆地油田使用收到较好效果。 ①主要技术标准。 通径:120mm?85mm,外径:?140mm,?105mm 渗透率:K=1500~2000μm2挡砂能力:≥0.07mm地层砂 耐温:350℃,抗内外压差:p内=20MPa,p外=30MPa 渗流面积:270~350cm2/m (?120mm) 210~270cm2/m(?85mm) 长度:4m/节(可按用户要求特制) ②使用方法。 下井时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