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讲稿.doc

  1. 1、本文档共2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 册 教 案 目 录 课次 课题(章节) 页码 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环境化学 第二节 环境污染物 1~4 二 第二章 大气环境化学 第一节 大气污染物的迁移 第二节 大气污染物的转化 5~8 三 二、氮氧化合物的转化 三、碳氢化合物的转化 9~13 四 四、光化学烟雾 五、硫氧化合物的转化及硫酸烟雾型污染 14~19 五 六、酸性降雨 20~24 六 七、大气颗粒物 八、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 九、臭氧层的形成与损害 25~29 七 水环境化学 第一节 天然水体基本特征及污染物存在形态 第二节 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30~34 八 三、溶解和沉淀 35~40 九 四、氧化和还原 41~47 十 五、配合作用 六、光解作用 48~54 十一 第四章 土壤环境化学 第一节 土壤的组成和性质 55~60 十二 第二节 土壤的吸附性 61~63 十三 第三节 土壤酸碱性、氧化-还原性 64~69 十四 第四节 土壤重金属的迁移和转化 70~76 十五 第五节 土壤中农药的迁移和转化 77~84 十六 第五节 土壤中农药的迁移和转化 85~88 本 册 教 案 目 录 课次 课题(章节) 页码 十七 第五章 生物体内污染物的运动过程及毒性 第一节 污染物的生物吸收和生生物浓缩 89~92 十八 第二节 污染物在体内的转移 93~96 十九 第三节 污染物的生物转化 97~102 二十 第四节 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转化 103~111 二十一 第五节 无机物的生物转化 112~115 二十二 第六节 污染物的毒性 116~118 二十三 第六章 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效应 第一节 重金属 119~124 二十四 第二节 有机物 125~128                                 江苏工业学院教案 第 1 次课 2 学时 授课时间 2006.2.24 教案完成时间 2006.1.16 课题(章节)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环境化学 第二节 环境污染物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化学基本概念; (2) 掌握环境中的污染物类型、种类; (3) 了解环境化学研究的范畴。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环境中污染物的类别,环境化学研究的对象和范畴; 难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 教学方法:讲授法; 师生互动设计:提问:环境和化学之间有什么联系? 讨论:环境包括有哪些? 课堂练习、作业: 作业:环境中污染物有哪些? 本次课教学内容小结: 对于同学们第一次接触环境化学,首先应从环境与化学之间联系讲到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再讲环境问题研究的对象和范畴,环境中污染物有哪些,让同学们在脑海中形成一系列的环境化学概念,为此后所讲的内容作一个整体的认识。也激发同学们对此门课程学习的兴趣。 第 1 页 江苏工业学院教案 教 学 内 容 (讲稿) 备注 (包括:教学手段、时间分配、临时更改等) 绪论 第一节 环境化学 一、环境问题 1、环境污染 最初,人们将环境问题和环境污染联系起来。确实,从本质上看,大多数环境问题由环境污染引起。就目前人们的认识水平来看,所谓环境污染,指的是由于自然的或人为的(生产、生活)原因,往原先处于正常状态的环境中附加了物质、能量或生物体,其数量或强度超过了环境中的附加物质、能量或生物体,其数量或强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自动调节能力)、使环境质量变差,并对人或其它生物的健康或环境中某些有价值物质产生有害影响的现象。 20世纪30~70年代发生的最著名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中,有五个公害是由于排放大量气体和浮尘引起的,另外三个公害是由于污染而最终引起食物中毒事件。 20世纪70年代以来,所发生的许多公害的严重程度已远远超过了八大公害事件。在印度,博帕尔农药厂化学品泄露造成约3000人死亡;在墨西哥城,液化气罐暴炸使千人遇难;在前苏联,切尔弱贝利核反应爆炸使核尘遍布欧洲。 更为严重的是,现在不是局部的污染,而是生态环境的恶化。每年有600万hm2具有生产力的旱地变成沙漠,有1100多万hm2的森林遭到破坏。在非洲,干旱将3500万人置于危难之中;由于引用水被污染,全球每年约有6*107人死于腹泻等等。由此可见,决定地球人类前途和命运的是“环境”。 持续发展 1987年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