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航天与力学材料.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经典力学 对航天和空间探索有何影响?;一、海王星的发现 1781年,英国赫歇尔( F.W.Herschel, 1738-1822 )发现天王星; 但天王星并不按照天文学家们为他预测的轨道运行,因此天文学家就假设,肯定存在一颗未见过的行星。它的引力正在影响天王星的运行轨道。 1844-1845年,英国的亚当斯(J.Adams)和法国的勒维列(J.Le Verrier)完成对未知行星位置、质量的理论计算; 亚当斯:送格林威治天文台天文学家爱勒,遭冷遇。 勒维列:送柏林天文台天文学家伽勒(J.Galla), 1846年9月18日,伽勒复信并宣布:“先生,你给 我们指出位置的新行星是真实存在的。”; 美国天文学家洛威尔( P.Lowell )和皮克林(W.Pickering)根据类似计算,预言海王星外还有一颗新行星; 1930年,才由汤博(C.Tombaugh)发现,取名:冥王星??? ;太阳系家谱: 2006年8月25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昨天表决通过,冥王星失去太阳系“九大行星”地位,降为“矮行星”。;二、潮汐的形成;二、潮汐的形成 海水白天涨落叫做潮,夜间涨落叫做汐。月球引力和地球离心力是两种对立的力,两者结合起来产生的合力(矢量和),就是月球使海水发生潮汐现象的力量,称为“月球引潮力”。太阳的 质量大约是月球质量的 2700万倍,太阳 到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月球到地球平均距 离的389倍。因此可以推算出太阳的引潮 力和月球的引潮力之比为1:2.18,它所引 起的潮汐现象虽不易被单独观测到,但却 影响着月潮的大小。;三、哈雷慧星回归的预测 哈雷在1705年发表了《彗星天文学论说》,宣布1682年曾引起世人极大恐慌的大彗星将于1758年再次出现于天空(后来他估计到木星可能影响到它的运动时,把回归的日期推迟到1759年)。当时哈雷已年过五十,知道在有生之年无缘再见到这颗大彗星了。于是他在书中写道:“如果彗星最终根据我们的预言,大约在1758年再现的时候,公正的后代将不会忘记这首先是由一个英国人发现的……” ;四、宇宙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 在地面上发射的航天器,使之能沿 绕地球的圆轨道运行所需的最小发射 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 使之脱离地球引力场所需的最小发射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 使之不仅脱离地球引力场,而且脱离 太阳的引力场所需的最小发射速度。; 多级火箭 ;人造地球卫星是怎样发射的? 1. 垂直起飞阶段 原因:(1)大气稠密,火箭飞行阻力大,尽可能减少飞行时间; (2)垂直发射容易保证飞行的平衡。 特征:大气层内,一级火箭,200 km外二级火箭加速。 2. 转弯飞行阶段 由地面控制站操纵,火箭由与地面 垂直方向逐渐转为与地面平行方向。 3.进入轨道阶段 第三级火箭加速,达到卫星在轨道上 运行所需速度,星箭分离。; 地球同步卫星 地球同步卫星即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又称对地静止卫星,是运行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的人造卫星。 所谓同步轨道卫星,是指:卫星距离地球的高度约为36000 km,卫星的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运行轨道为位于地球赤道平面上圆形轨道、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等,即24小时,卫星在轨道上的绕行速度约为3.1公里/秒,等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布设3颗通讯卫星,即可实现除两极外的全球通讯。 ;发射过程: 1. 一、二级火箭加速直至第二级火箭脱落 2. 按惯性进入进入低高度圆形轨道(初始轨道或停泊轨道) 3. 第三级火箭点火,卫星进入大椭圆轨道(近地点、远地点均在赤道平面) 4. 第三级火箭脱离,调整卫星姿态,启动远地点发动机,进入同步轨道。;探月计划:;卫星返回: 1. 离轨阶段:启动变轨发动机,使卫星脱离原轨道 2. 过渡阶段: 卫星在稀薄空气中依惯性飞行,以 2°- 7°进入大气层。 3. 再入阶段 卫星与稠密大气摩擦, 表面温度升至数千摄氏度。 烧蚀法或辐射法降温。 4. 着陆阶段 15 km 处,打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