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开题报告参考稿
PAGE
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题 目: 某10kv箱式变电站电气系统设计
院系名称: 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电气F1307
学生姓名: 陈得文 学 号: 201323010519
指导教师: 李攀峰 教师职称: 副教授
年 月 日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不包括辞典、手册)。
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6年11月20日”或“2006-11-30”。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
2000~4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文 献 综 述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现代半导体集成技术与功率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引起了感应加热电源技术以致整个电力电子学领域的一场革命,同时感应加热电源及应用得到了飞速发展。由于感应加热技术具有效率高,速度快,可控性好,易于实现高温和局部加热,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等优点,已在熔炼,铸造,弯管,热锻,焊接和表面热处理等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感应加热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利用工件中涡流产生的热量对工件进行加热的。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且提出了相应的理论解释。其内容为,当电路围绕的区域内存在交变的磁场时,电路两端就会感应出电动势,如果电路闭合就会产生感应电流。电流的热效应可用来加热。如果给一个钢管绕上感应线圈,钢管可看作为一距直接短接的第二线圈。当感应线圈内通以交流电流时,线圈内产生交变的磁场,再利用交变磁场在钢管中产生涡流达到加热的效果。平常在50Hz的交流电流下,这种感生电流不是很大,所产生的热量使钢管温度略有升高,不足以使钢管加热到热加工所需温度(常为120℃左右)。增大电流和提高频率都可以改善发热效果,钢管温度就会升高。控制感应线圈内电流的大小和频率,可以将钢管加热到所需温度进行各种热加工。所以感应加热电源通常需要输出中、高频大电流 REF _Ref1410 \r \* MERGEFORMAT [13] 。
1.2中频感应加热电源的现状及发展
1.2.1感应加热电源的发展阶段
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感应加热电源主要有:中频发电机装置、工频感应电源、电磁倍频器和电子管振荡高频电源 REF _Ref24935 \r \h \* MERGEFORMAT [18]。在20世纪50年代末,可控硅晶闸管的出现引起了整个电力电子学科领域的一场革命,感应加热电源及其应用得到了飞速的提高。至今,在中频频率范围内,晶闸管电源装置已经完全取代了传统的中频发电机组装置。国外加热装置的最高容量已达数十兆瓦,国内也已经形成200-8000Hz、100-3000kW等容量系列的产品 REF _Ref26516 \r \h \* MERGEFORMAT [19]。
进入70年代,相继出现了功率晶体管、GTR、门极可关断的晶闸、GTO、功率场效应晶体管、MOSFET。这些是第二代电力半导体器件。GTR与GTO均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使其应用受到了极大限制。功率MOSFET的出现是电力半导体器件在高频化进程中的一次重要进展,它是多数载流子器件,采用电压控制,具有自关断能力。它具有工作频率高,开关损耗小,安全工作区宽(几乎不存在二次击穿问题)输入阻抗高峰值容量大和易并联等优点 REF _Ref1410 \r \h \* MERGEFORMAT [13]。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现代半导体微机集成加工技术与功率半导体技术的结合,为开发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提供了条件,相继出现了一大批全控型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极大地推动了电力电子学发展,为固态超音频,高频电源的研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REF _Ref7244 \r \h \* MERGEF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大学东南大学vlsi设计基础数字集成电路_2016vlsi1-课程介绍for mooc.pdf VIP
- 医美网络咨询与沟通(医美咨询师课件).pptx
- 2025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校招+社招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打印】人教版小学3-6年级英语词汇表.pdf VIP
- 液化气体钢瓶充装前后检查及充装记录.docx VIP
- 2025年高考数学新定义题型:集合下的新定义(四大题型)学生版+解析.pdf VIP
- 科室医疗质量自查工作制度.docx VIP
- 江苏省2017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试题.pdf VIP
- 广州市公务车维修项目工时费明细表.pdf VIP
- 内蒙古自治区点石联考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份联合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