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验不一定最容易理解,过程比结论更重要.doc
“经验”不一定最容易理解,“过程”比“结论”更重要
--“功、功率的计算专题训练”教学反思
锁簧一中 张培林
案例叙述:
在进行“功、功率的计算”的训练时,我凭自己的经验将本专题涉及的题型,相应的思路以及注意事项帮学生总结了一番后,出示了一道例题:某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800N的物体以0.3m/S内匀速上升了3m,已知拉绳子的力为500N,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动滑轮的重力
拉力的功率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一个中等生到黑板上展示做题过程。
在解答第一问时本以为他会按我的"经验"用公式
F=1/2(G物+G动)进行解答,没想到他却是这样的过程:
F总=2F=2*500N=1000N
F总=G物+G动
G动=F总-G物=1000N-800N=200N
见此情景我很是生气,很想责怪他上课不专心听讲,自己不会还不听老师的话.我让这个同学讲述了自己的想法,听了他的讲述我恍然大悟,这不正是我推导这个公式的过程吗?过程中体现的思路不是更容易理解吗/
在解答第二个问题之前,我反复强调:公式P=FV中,F与V一定要对应。我叫一号选手在黑板上展示解答过程,竟然连他也是这样解答:P=FV=500N*0.3m/s=150W
“仔细想一想老师的强调”我耐着性子提示道,却听他很委屈地说“对呀”,周围同学也投来了支持的目光
接下来我让他在黑板上推导这个公式,在推导过程中仔细考虑每一个物理量的意义,最后,他点了点头,其他同学点了点头:“原来如此”,他们发自内心的懂了。
反思: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常常在解题思路、方法上大做文章,教给学生一些解题的“经验”,以此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于公式、定理等在推导过程中所出现的解题思路往往视而不见,更不善于去发现学生“创新的灵光”,浪费了许多宝贵的资源。
在教学中,对一个问题的解答,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正确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习能力,决不能将自己所谓的“经验”强加给学生,不能忽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过程”比“结论”更重要。
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并记录学生的创新思维。常言道:教学相长,学生的一些独到见解犹如智慧的火花在闪烁,不仅对其他学生有启发(因为“经验”不一定最容易理解),对我们教师也有开拓思维的良好作用(因为它拓宽了教师的视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