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查重点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和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doc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网· PAGE \* MERGEFORMAT 16
1.本课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试题多以漫画、名人名言和贴近生活的事例作为背景材料,考查重点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和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2.备考复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并注意结合生态文明建设说明尊重自然规律的依据,结合经济体制改革分析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必要性、重要性
热点题型一 物质的概念
例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具体的物质形态。下列说法中把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混淆的是 ( )
①原子是世界的本源,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②天下万物皆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组成
③黑格尔认为,“绝对观念”是宇宙之源、万物之本
④朱熹认为,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提分秘籍】
结合古诗词或具体材料围绕物质的概念和客观世界的物质性进行测试,难度中等。命题形式主要是选择题,也有主观题。
【特别提醒】注意区分物质的唯一特性和物质的根本属性
1.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它揭示了物质的本质,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特性。它概括了一切物质具体形态的共性,是物质绝对的、不变的特性。
2.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相对于物质的其他属性,如可知性等而言的。因为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存在,所以运动属性是物质的其他属性存在的基础和前提。
【举一反三】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统一于物质。下列对哲学上的物质认识正确的是 ( )
A.它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B.它概括的是自然界中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C.它是万事万物的总和
D.它是指客观存在的自然界中的形形色色的事物
【答案】A
热点题型二 运动与物质 运动与静止
例2、(2015·天津,7)中国经济发展正在步入新常态。新常态,就是中国经济将在速度上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在结构上体现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在动力上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哲学上看,新常态体现了 ( )
①事物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事物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③事物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④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根本否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事物的运动、变化与发展等知识,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常态”中“新”体现绝对运动,“常态”体现“相对静止”,①当选;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速度、结构、动力都是一个逐步变化的过程,体现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②符合题意,A项当选;新常态体现我国经济发展前进性,未体现曲折性,③不合题意;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是对旧事物的辩证否定,④说法错误。
【提分秘籍】
最常见的考法是结合国际国内的重大事件、哲学故事、成语故事、名人名言、古诗词,设置体现类、原因类题型考查物质、运动、静止的相关知识。面对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情况提出的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可能成为考查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的背景材料。由于唯物论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观点和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矛盾观紧密联系在一起,高考时往往把它们结合在一起考查,解答问题时需要有意识地联系相关知识。
【举一反三】
(2015·江苏,24)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说明 ( )
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②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③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④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热点题型三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例3.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腺苷。最近,研究人员将含磷陨石放置在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期形式,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上述试验进一步证明 ( )
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
②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的
③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
④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提分秘籍】
最常见的考法是以漫画、名言警句、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科学发现等事例为背景材料,设置体现类、措施类、原因类题型考查人类应该如何利用规律。现今,环境问题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民生问题,影响社会安宁和经济发展,因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课件:针刀治疗颈椎病——钟吉富.ppt VIP
- 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制度.docx VIP
- 2025上半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高级软考)综合知识真题及解析.pdf VIP
- 坚持改革开放--==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pptx VIP
- 电力拖动安全教育.pptx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科技湘教版2024三年级上册-湘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语文专项——病句选择题(附答案).pdf VIP
- 1.2规划初中生活 课件-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无创呼吸机原理-vision和v60使用伟康-vison.pptx VIP
- SY T 0442-2018 钢质管道熔结环氧粉末内防腐层技术标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