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人教版必修3.pptVIP

高中政治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人教版必修3.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政治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人教版必修3高中政治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人教版必修3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探究:你认为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的脊梁”体现了什么精神?;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1.中华民族之魂:;3永不泯灭的中华民族精神;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江泽民十六大报告;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在今河北省承德避暑山庄东北的普陀宗乘之庙,有一座碑亭,亭中有三块巨大石碑,碑文记述了厄鲁特蒙古土尔扈特部在远离祖国,流落异乡140多年后,于公元1771年自伏尔加河下游重返祖国的经过,以及清政府对他们的安置情况。 ??土尔扈特是中国西北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是雅尔之额什尔努拉(今新疆塔城西北及苏联境内的乌尔扎尔)地区的游牧部落。16世纪末,土尔扈特的西部牧地已达额尔齐斯河上游、伊施姆河一带。由于厄鲁特蒙古四部的内部纷争剧烈,土尔扈特部的首领和鄂尔勒克被迫于1628年率部西迁。 ; ????经过两年多的跋涉,土尔扈特部来到了当时还是人烟稀少的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下游各支流沿岸。他们在这里开始了新的游牧生活之后,沙俄政府立即对他们横加干涉,甚至采用武力镇压。土尔扈特部奋起反抗,首领和鄂尔勒克英勇地献出了生命。沙俄政府的种种手段驯服不了膘悍的土尔扈特人,他们时刻思念着祖国,一面与厄鲁特各部保持联系,一面不断派使者向清朝中央政府表达心意。土尔扈特人的爱国热情终于感动了康熙皇帝,康熙帝于公元1712年派内阁官员前往抚慰。 ????;1771年初,土尔扈特人在首领渥巴锡领导下举行武装起义,并踏上了艰苦的归程。沙俄政府派出军队追堵。经过多次激烈战斗,土尔扈特人终于在6月底进入中国境内。 ????乾隆帝在热河避暑山庄接见了渥巴锡等人,把土尔扈特人安置在新疆准噶尔盆地一带??从事游牧生活。土尔扈特部起程时有17万人,在短短的几个月中,竟有一半人死于归途的战斗以及饥饿和疾病。为了实现回归祖国的夙愿,他们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请说一说土尔扈特人东归所展示的是什么精神?;李肇星在第四轮六方会谈开幕式上的致词 ; 整体主义价值观要求维护共同体内部及共同体之间的和谐。同时,和谐本身也是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观之一。 和谐不是无差别的完全同一,而是不同事物的有机结合。《国语·郑语》载,西周末年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在他看来,只有不同事物之间的统一才会产生新的事物,而相同事物的简单相加,既不能产生新事物,也不能发展。孔子也主张“和而不同”,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他把“和”视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准则,强调社会的和谐。孔子的学生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明确把和谐视为全社会应当遵循的共同价值准则。 ; 早在先秦,思想家就提出了“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的思想,反映了中华先民希望天下太平、同其他民族、国家友好相处的愿望,表现出天下一家、与人为善的博大情怀。 这种追求和平的风范,表明了中华民族对民族、国家利益的独特态度,即民族、国家整体利益的获得和维护只能建立在各兄弟民族之间的携手共进和不同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基础上;主张以道德为教化之本,以治理好自己的家园为前提,并在此基础上感化其他民族、国家,以达到“协和万邦”。这种态度使中华民族始终保持着对各兄弟民族持久的亲合力以及对其他民族、国家巨大的感召力。 ;结合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总部赠送世纪宝鼎这一情景,可以体会到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崇尚交流的民族品格。中华民族历来奉行“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事原则,反对通过侵略、掠夺来谋求自己的利益。对此许多西方思想家都有深刻的认识。;“即使在战争艺术与战争科学上,他们(指中国人)也低于我们的水准。这不是出于无知,而是他们本意不愿如此,因为他们都鄙视人类所有产生或者导致侵略的行径,也因为他们——似乎在遵循着为不少人误解并夸张到可怕地步的基督教崇高的教义——厌恶战争本身。” ------法国近代思想家莱布尼兹《中国近事序言》;“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么这个民族就是中国。中国人天生的态度就是宽容和友好,以礼待人并希望得到回报。假如中国人愿意的话,他们的国家是最强大的国家。但他们希望的只是自由而不是支配。” ----英国哲学家罗素;我的中国心——张明敏 河山只在我梦里 祖国已多年未清静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

文档评论(0)

ganqlud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