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惩罚探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惩罚,又叫惩戒,是通过对不合规范的行为施以否定性制裁,从而避免其再次发生,以促使合乎规范的行为产生和巩固的一种行为。 教育惩戒是指教师针对学生违反规范的行为,为了维护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秩序而拥有的一种强制性权力。是教师的职业权力之一。 ;教育惩罚和体罚的区别 体罚是对学生实施危及学生尊严,导致身体上感到痛苦或极疲劳的惩罚,并造成学生身心健康损害的侵权行为。它包括体罚和变相体罚度。是我们现行法律中明令禁止的行为。 《义务教育法》及其实施细则,《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不仅明确规定了禁止体罚,而且对教师体罚学生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作了规定。 ;言语责备 隔离措施(短期停学) 没收 留校 警告(通报) 把处分记入学生档案 停学和开除;;教育惩罚的滥用现状;教育惩罚的滥用现状;教育惩罚的滥用现状;;教育中的惩罚;教育中的惩罚;;;(一)从教育惩罚的历史和现状看 《易经》“利用刑人,以正法也”,“小惩大戒”的思想 17世纪以后,对惩罚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主张温和的惩罚,在确有必要时不回避体罚;另一种则主张完全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避免任何不人道的外在强制性的惩罚手段。前者代表人物是洛克、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管理是必要的,但体罚要适可而止,不能过分,倾向于保留惩罚;另一种以卢梭为代表,主张绝对新生儿童,保护儿童的天性。;《大教学论》有专章论述纪律问题,一方面不希望“学校充满呼号和鞭挞的声音”;另一方面,又明确指出“我们可以从一个无可争辩的命题开始,就是犯了错的人应该受到惩罚。他们之所以应该受到惩罚,不是由于他们犯了过错,而是要使他们日后不再犯”。 ——夸美纽斯;“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这种合法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的尊严感,能培养学生抵抗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 ——马卡连柯;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教育学院鲍里奇博士在他《有效教学方法》中强调“惩罚不能确保理想反映”但他指出“用惩罚来减少某一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或倾向性”“ 为了让丹尼呆在座位上,有两种选择:或惩罚他做额外的作业,或奖励他从事某项兴趣盎然的活动”.书中还例举了20多种针对轻微的、中等和严重的违规行为的反应方式。;;(一)基本要求 1.目的性原则 2.灵活性原则 3.惩罚与其他教育方法相结合的原则 4.惩罚必须能解决问题,而不产生新问题的原则 ;(二)实施策略 第一、惩罚要即错即罚 第二、惩罚要就事论事,要与学生的不良行为相对应,且不能姑息、迁就 第三、惩罚要有度,要适可而止 第四、惩罚要能达到共识息 第五、惩罚的手段要适当 第六、应避免惩罚后又立即出现奖励 ;;(一)“自然后果惩罚法”;(二)游戏惩罚法 一种借鉴游戏规则去惩罚犯错的学生的教育方法。 ?案例2 数学课上某教师写了10道简便运算题训练孩子们。活动之前师生有一个用“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方式确定的约定。谭寨是班上第一个完成作业的学生。当他把练习题交上来时,老师还特地叮嘱:“你再检查一次”。这学生依旧不检查就交给了老师。改作业时,谭寨的马虎真做错了一题。教师问:怎么办?”“老师您兑现吧!”谭寨乐意地回答着老师。接下来,这位教师真钩起???头,在谭寨的鼻子上括了一下。 ;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