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数学 3.3.3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第1课时)教案 苏教版必修5.doc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数学 3.3.3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第1课时)教案 苏教版必修5.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数学 3.3.3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第1课时)教案 苏教版必修5

PAGE  PAGE 19 3.3.3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第1课时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教师用书独具)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 (2)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以及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可行解、可行域、最优解等概念,会根据条件建立线性目标函数; (3)了解线性规划的图解法,并会用图解法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大(小)值; (4)培养学生观察、联想以及作图的能力,渗透集合、化归、数形结合、等价转化的数学思想. 2.过程与方法 (1)本节课是以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的知识为基础,将实际生活问题通过数学中的线性规划问题来解决; (2)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消化能力,教师可通过激励学生探究入手,讲练结合,真正体现数学的工具性,同时,借助计算机的直观演示可使教学更富趣味性和生动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的意识,激励学生创新; (2)渗透集合、数形结合、化归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应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寻求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 难点:利用图解法求最优解. 为突出重点,本节教学应指导学生紧紧抓住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将实际问题数学化,代数问题几何化.解决难点的方法是精确作图,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将代数问题几何化. (教师用书独具) ●教学建议 从内容上看,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是在学习了不等式、直线方程的基础上展开的,它是对二元一次不等式的深化和再认识、再理解.它是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属于数学建模,是初等数学中较抽象的,对学生要求较高,又是必须予以掌握的内容.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建议教师可以通过激励学生探究入手,讲练结合,培养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让学生体味数学的工具性作用.另外,教师还可借助计算机直观演示利用图解法求最优解的过程,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教???流程 eq \x(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了解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可行域、线性规划问题等概念.)?eq \x(结合教材让学生掌握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eq \x(通过例1及其变式训练使学生巩固掌握利用图解法求最优解的步骤.)?eq \x(通过例2及其变式训练使学生掌握利用线性规划研究字母参数的方法.)?eq \x(通过例3及其变式训练使学生掌握求非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的方法.)?eq \x(归纳整理,进行课堂小结,整体认识本节课所学知识.)?eq \x(完成当堂双达达标,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反馈矫正.) (对应学生用书第56页) 课标解读1.了解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可行域、最优解等基本概念. 2.掌握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过程,特别是确定最优解的方法.(重点、难点) 可行域 约束条件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称为可行域. 线性规划 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通常称为线性规划问题,上述只含两个变量的简单线性规划问题可用图解法解决. (对应学生用书第56页) 线性规划问题 设z=3x+5y,式中变量x、y满足条件eq \b\lc\{\rc\ (\a\vs4\al\co1(x+2y≥3,,7x+10y≥17,,x≥0,,y≥0.))求z的最小值. 【思路探究】  【自主解答】 画出约束条件表示的点(x,y)的可行域, 如图所示的阴影部分(包括边界直线). 把z=3x+5y变形为y=-eq \f(3,5)x+eq \f(z,5),得到斜率为-eq \f(3,5),在y轴上的截距为eq \f(z,5),随z变化的一族平行直线. 作直线l:3x+5y=0,把直线向右上方平行移至l1的位置时,直线经过可行域上的点M, 此时l1:3x+5y-z=0的纵截距最小,同时z=3x+5y取最小值. 解方程组eq \b\lc\{\rc\ (\a\vs4\al\co1(x+2y=3,,7x+10y=17,))得M(1,1). 故当x=1,y=1时,zmin=8. 1.由本例可以看出,解线性规划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最优解的对应点是最大值点,还是最小值点.对于目标函数z=ax+by,当b0时,直线截距最大时,z有最大值,截距最小时,z有最小值;当b0时,则相反. 2.图解法是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有效方法,其关键是利用z的几何意义求解.平移直线ax+by=0时,看它经过哪个点(哪些点)时最先接触可行域和最后离开可行域,则这样的点即为最优解,最优解一般是在可行域的边界取得. 设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eq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