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8 方山子传
苏 轼;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①青杏小。燕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②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③,多情④却被无情⑤恼⑥。
注释:①花褪残红:残花凋谢。②天涯:指极远的地方。③笑渐不闻声渐悄:墙外行人已渐渐听不到墙里荡秋千的女子的笑语欢声了。④多情:指墙外行人。⑤无情:指墙里的女子。⑥恼:引起烦恼。;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晚春的感怀之作。上阕写暮春自然风光,春去夏来,自然界发生了许多变化。视角由小到大,由近渐远地展开,极富色彩感和运动感。“天涯何处无芳草”,是对暮景的描述,又点化游春少年的惆怅。
下阕写春游途中的见闻和感想:一道短墙将少年与佳人隔开,佳人笑声牵动少年的芳心,也引起少年之烦恼。“多情却被无情恼”寄寓着作者自己的失意,有声有色而又婉媚绰约。;学习目标;基础梳理;既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嘉祐二年与弟苏辙中同榜进士,深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他一生遭受政治磨难。入朝任职后,因不同意王安石推行新法,出为杭州通判,后改为知密州、徐州、湖州。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因被人告发作诗讽刺新法,以“谤讪朝廷”罪被捕下狱,这就是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幸而未死,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祐元年(1086),宋哲宗继位,起用反变法派司马光为相,苏轼再入朝,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等职。但又因与司马光政见不合,再次出知杭州。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变法派又得势,苏轼再遭打击,被一贬再贬,由英州(今广东英德)、惠州(今广东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州市),直到元符三年(1100)宋徽宗即位,才遇赦免,次年病故于常州。谥号文忠。;苏轼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又是有多方面创作才能的大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他的诗,清新豪放,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他的词,改变了五代以来婉约柔靡的风格,开创了豪放一派的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他在书法、绘画、音乐方面也有很高的造???。有诗文集《东坡全集》等。;3.写作背景
苏轼在《方山子传》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灵矛盾,与他当时的政治处境有关。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被李定等人诬以诗文谤讪新法,下狱治罪,九死一生。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对一向胸怀大志,希望做出一番事业的苏轼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打击。因此,他对方山子的“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的遭遇,别有感触。写方山子,实际上是自悲不遇。但他以诗文被祸,不便直言,于是才隐约其辞,语多深婉。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心态的一种形象折射。;4.基础字词
(1)字音识记
闾里(lǘ) 谪居(zhé) 陈慥(zào)
著帽(zhuó) 矍然(jué) 奴婢(bì)
岐亭(qí) 精悍(hàn) 勋(xūn)
阀(fá) 傥见之与(yú);(2)通假字
①前十有九年(“有”通“又”)
②犹见于眉间(“见”通“现”,呈现)
③往往阳狂垢污(“阳”通“佯”,假装)
(3)古今异义
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5)词类活用
①余既耸然异之(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②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使动用法,使……跟从)
5.特殊句式
(1)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宾语前置“为何”)
(2)方山子,光、黄间隐也。(判断句);2.主旨感悟
本文为方山子立传,抓住方山子异于常人的特点,写他少年的意气风发和晚年的闲适安贫。突出了方山子特立独行的个性,同时流露出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3.句段剖析
(1)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剖析:大师用字准确而含蓄,字里行间包含感情,细节描写、形象描写独具匠心,故有言简意丰的艺术效果。“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一个“适”字正刻画出作者想见已久而又不期而遇的喜悦心情。当得知作者被贬黄州的原因后,这位作为故人的隐士,一点也没有同情或安慰的表示,只是“俯而不答,仰而笑”,在这里,作者再度向读者渲染了隐士的特征,不仅活灵活现地写出了其神态,而且也蕴含了多少人生的沧桑与感慨!;(2)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与?
剖析:最后作者以光、黄其他“阳狂垢污”的异人来反衬方山子,表达了作者对方山子及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7中国现代诗歌四首 第2课时 课件2(粤教版必修2).ppt
- 2.7中国现代诗歌四首 第2课时 课件3(粤教版必修2).ppt
- 2.7中国现代诗歌四首 课件1(粤教版必修2).ppt
- 2.7中国现代诗歌四首第1课时 课件1(粤教版必修2).ppt
- 2.7中国现代诗歌四首第1课时 课件3(粤教版必修2).ppt
- 2.7中国现代诗歌四首第2课时 课件(粤教版必修2).ppt
- 2.7为世界工作 课件(粤教版选修9《传记选读》).ppt
- 2.7为世界工作 课件(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ppt
- 2.7仁义礼智,我固有之课件(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
- 2.7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同步课件(人教版选修1).ppt
- 2.8杜牧诗三首 课件(粤教版选修1《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ppt
- 2.8歌词四首第1课时 课件1 (粤教版必修2).ppt
- 2.8歌词四首第1课时 课件2 (粤教版必修2).ppt
- 2.8歌词四首第1课时 课件3 (粤教版必修2).ppt
- 2.8甘地被刺 同步课件(粤教版必修5).ppt
- 2.8足不出户知天下 课件(粤教版必修3).ppt
- 2013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5企业和劳动者(新人教必修1).ppt
-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2.5 常见的天气系统(湘教版).ppt
-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2.6 水循环和洋流(湘教版).ppt
- 201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5 企业与劳动者课件(人教版必修1).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