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江苏省高考语文轮总复习专题导练 专题7 难点1 古文断句课件2012届江苏省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专题导练 专题7 难点1 古文断句课件.ppt

2012届江苏省高考语文轮总复习专题导练 专题7 难点1 古文断句课件2012届江苏省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专题导练 专题7 难点1 古文断句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届江苏省高考语文轮总复习专题导练 专题7 难点1 古文断句课件2012届江苏省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专题导练 专题7 难点1 古文断句课件

2012届高中总复习·第二轮(语文); 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古人作文往往是“文不加点,一气呵成”,旧版古籍都是无标点的白文。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江苏省《考试说明》要求对一段课外古文的全部或者部分断句,分值6分。古文断句不仅仅是句子内部关系的形式考查,更关键的是对学生文段内容把握能力和古文功底的考查。; 它涉及词语、句法、修辞等几个方面的知识点,要求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和观点的基础上,对部分词语、句子,联系上下文,进行仔细推敲,确定相邻句子之间的分界线。在解答此类题目时,容易出现“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和“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错误,导致不必要的失分。; 要准确明句读,提高本类题型的分值,我们可以借助以下几个方法: 1.整体把握,避难就易 断句首要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将容易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 2.找名词,定主语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相同,一个完整的句子都应具有主语和谓语。断句只需抓住每个独立的句子所必须具有的主语,将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者代词找出,就可以初步确定停顿的位置。找出句中几个名词(主语),句子也就基本断开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往往用全称,后面再出现一般都会用代词代替或者只提名,不提姓,甚至姓名完全省略。; 3.找虚词,定句读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但是喜欢用虚词,所以,我们印象中古人作文“之乎者也”特别多。文言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我们在学习中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 ①句首语气词:夫、盖、焉、惟、斯,等等。 ②句末语气词: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 ③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比如:苟、纵、且夫、若夫、已而、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等。 ④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 “既而”“俄而”等。; 4.抓对话,寻标志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我们就可以借助“云”“曰”等词来断句,一般在“云”“曰”后面停顿。 5.借修辞,巧断句 文言文比较讲究修辞,排比、对偶、顶真、反复等手法是文言文中经常出现的修辞;句式整齐、四六句居多又是文言文一大特点。利用文言文这两个特点,我们就多了一种给文言文断句的利器。; 6.辨句式,明停顿 文言文有些句式,在长期的运用中,成为一种习惯,渐渐地固定下来,具有了相对的稳定性,我们可以据此来帮助断句。 比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不亦……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见……于……”等被动句式;还有“如……何”“何(以)……为”等固定句式。这些都是我们断句时很好的“帮手”。 ; 在借助以上几个方法的基础上,断句后,我们还应该做些检查,读一读,句子是否通顺,翻译一下,意思是否符合文意,仔细推敲,内容是否合理。总体把握,细节推敲,这样就不至于导致不应有的失分了。;2011·江苏卷 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 6 处) 故谊过长沙作赋以吊汨罗,而太史公传于屈原之后,明其若屈原之忠而遭弃逐也。而_班_固_不_讥_文_帝_之_远_贤_痛_贾_生_之_不_用_但_谓_其_天_年_早_终_且_谊_以_失_志_忧_伤_而_横_夭_岂_曰_天_年_乎_则_固_之_善_志_逮_与_《_春_秋_》_褒_贬_万_一_矣。 (欧阳修《贾谊不至公卿论》);【参考答案】而班固不讥文帝之远贤/痛贾生之不用/但谓其天年早终/且谊以失志忧伤而横夭/岂曰天年乎/则固之善志/逮与《春秋》褒贬万一矣。; 解答此类题目,主要从句式结构和语言标志来确定明显位置的停顿,然后再根据语意,对剩余部分进行划分。如上段,“文帝之远贤”“贾生之不用”就是两处对称结构,“远贤”后需要停顿。又发现“岂……乎”是表反问的固定句式,可见“乎”后需要停顿。再从一些常见虚词入手,如用于开头的“且”“则”又可以划出两处停顿。最后根据句意在“则固之善志”后加一处停顿。 总之,只要我们灵活运用前面介绍的几种方法,再注意反复默读检查,这种题型拿满分是不成问题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yongwxiaj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