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酬乐天频梦微之
元 稹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作者背景】
元稹(779~831),唐代诗人。字微之,河南(今河南洛阳市)人。出身于衰落的官僚家庭,家境清苦,幼而好学,15岁考取明经科,25岁中进士,任秘书省校书郎;后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试,名列前茅,被授左拾遗之职,后又任监察御史。因得罪宦官被贬斥后转而依附宦官,官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又拜武昌军节度使,卒于任所。元稹是与白居易齐名的新乐府运动领导人,两人诗风相近。在诗歌理论上,元稹与白居易的文学主张也相同,他们都推崇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倾向,主张诗歌应反映现实,尤其要揭露“病时之尤急者”。 ;元稹论诗以风雅比兴为准绳,他推重“稍存寄兴”的讽喻诗创作,提出讽喻诗创作的准则为“寓意古题,刺美见事”,批评辞藻华美的诗文。在这种理论基础上,元稹与白居易在唐宪宗元和年间(806年至821年)形成了“元和体”诗风。
这是一首酬和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这时,元稹贬通州,白居易谪江州,两地迢迢数千里,通信十分困难。现在,好不容易收到白居易寄来的一首诗,诗中道:“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老朋友感情这样深挚,使他深深感动,因此作诗酬和白居易。;【主旨感悟】
此诗用深情的笔触刻画了诗人对好友惦念、牵挂自己的感动以及对对方的怀念之情。;【艺术鉴赏】
构思精巧,感情真挚。
“梦”是一往情深的精神境界,做梦包含了希望与绝望之间极深沉、极痛苦的感情,元稹更推进一层,把不能入梦的原因作了近乎离奇的解释:“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我本来可以控制自己的梦,和你梦里相逢,过去也曾多次梦见你,但此刻,我的身心已被疾病折磨得神魂颠倒,所以“惟梦闲人不梦君”。这就把凄苦的心境写得入骨三分,内容也更为深广,元诗用不能入梦写心境,是世所罕有,写出了人之至情。;(2010年高考湖南卷)(原文在第三课)
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A.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B.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C.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D.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答案】 B;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重点学习第1、4节;学习和借鉴孟子论辩说理的技巧。
3.理解孟子“人和”思想的内涵及借鉴意义。;2.掌握通假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
其横逆由是也(由通“犹”)
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亡通“无”)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刑通“型”)
则盍反其本矣(反通“返”)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1.如何理解“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这是孟子总结历史与现实的经验教训,提出的著名主张。他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认为在战争中有利的自然条件不如有利的地理条件,有利的地理条件不如人心所向的内部团结,这就强调了战争胜负的关键在于民心的向背。;在战争胜负问题上,孟子通过对战争双方天时、地利、人和等条件的比较,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当然,这只是在三者相比较的意义上而言的,并不是否认天时、地利的自然条件和地理条件。孟子认为,战争的胜负不仅在于天时、地利等自然、地理条件的对比,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于民心所向的内部团结。孟子这一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2.孟子是如何论述“人和”的重要性的?
孟子高度重视“人和”。他在第1则选文中说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是指有利于攻守的天气时令方面的条件。“地利”是指有利于攻守的地理方面的条件,应当还包括兵甲和粮食等方面的优势(孟子接下来说到地利的种种因素,即包括城、护城河、兵革、米粟等)。“人和”就是指上下一心、精诚团结。孟子认为,天时的重要性比不上地利,地利的重要性比不上人的精诚团结。接下来,他举了两个例子来作说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这是一个例子。边长三里的内城,边长七里的外城,敌兵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敌兵包围起来攻打它,一定能够得到好的天时(因为他们可以选择有利于战争的天气条件来发起进攻);然而假如这蕞尔小城得到了地利,比如城墙高而且坚,护城河宽而且深,武器装备比敌兵精良,甲胄比敌兵牢固,粮食比敌兵充足等,那么敌兵就不能取胜,这就是天时不如地利。有人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高考英语语法专题复习精品课件07:单词词组句型语法.ppt
- 2015-2016学年 1.5《函数y=Asin(wx+φ)的图象》(第1课时)课件.ppt
- 2015-2016学年 2.5《平面向量应用举例》课件.ppt
- 2015-2016学年 浙科版必修一 细胞与能量(全课时) 课件 (31张).ppt
- 2015-2016学年 浙科版必修三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第一课时) 课件 (11张).ppt
- 2015-2016学年 浙科版必修三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全课时) 课件 (18张).ppt
- 2015-2016学年 浙科版必修三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全课时) 课件 (25张).ppt
- 2015-2016学年 浙科版必修三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全课时) 课件 (37张).ppt
- 2015-2016学年1.3《算法案例》课件.ppt
- 2015-2016学年1.6《微积分基本定理》课件.ppt
- 基础管理者角色认知.pptx
- 人力资源框架+秋田满满HR规划.pptx
- 美的战略分享:HR如何支持战略落地.pptx
- 工资管理系统.xlsx
- 2025-年度目标分解全套表格-年度-销售目标如何分解全套表格.xlsx
- 鄂州职业大学《高等数学A》2025-2026学年期末考试试卷(A)卷.docx
- 郑州美术学院《高等数学A》2025-2026学年期末考试试卷(A)卷.docx
- 郑州电子商务职业学院《高等数学A》2025-2026学年期末考试试卷(A)卷.docx
- 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数学A》2025-2026学年期末考试试卷(A)卷.docx
- 郑州科技学院《高等数学A》2025-2026学年期末考试试卷(A)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