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排序版中国古典园林史园林史讲解
园林史(排序版)
园林的概念及四要素:
概念:A、园林(园林学)的研究范围和功能作用是随着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充实。
B、传统概念:是在一定地块范围内,以山石、水体、植物、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美的规律以及工程技术,创造出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
C、国外:改善人居环境、保护自然景观资源,促进城市自然化,创造游憩境地,在享受绿色环境上人人平等。
四要素:山石、水体、植物、建筑
世界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原始文明阶段(雏形期)
第二阶段:农业经济阶段(古典园林时代)
第三阶段:工业经济阶段(古典园林的终结,现代园林的兴起)
第四阶段:信息文明时代(现代园林实行可持续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史的五个分期:
(一)、生成期:殷、周、秦、汉 。(公元前11世纪~公元220年。)
(二)、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
(三)、全盛期:隋、唐 (公元589——960)
(四)、成熟时期:宋代 (公元960—1271年)
(五)、成熟后期:元、明、清 (公元1271—1911年)
生成期的园林特征:
生成期的持续时间长,园林的演变进化极其缓慢,始终处在发展的初级状态。园林里面的审美的经营处在低级的水平上,造园活动并没有达到艺术创作的境地。
尚不具备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类型,造园主流是皇家园林; 类型
园林的功能由早先的狩猎、通神、求仙、生产为主,逐渐转化为后期的观赏为主。 功能
由于原始的山川崇拜、帝王的封禅活动再加上神仙思想的影响,大自然在人们的心目当中还保持着一种浓重的神秘性。 意识
P.S.兰池宫在生成期的园林发展史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1、引渭水为池,池中堆筑岛山,乃是首次见于史载的园林筑山、理水之并举。2、堆筑岛山名为蓬莱山以模拟神仙境界,比起战国时燕昭王筑台以求神仙的做法更赋予一层意象的联想,开启了西汉宫苑中的求仙活动之先河。
转折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园林特点:
与生成期相比,园林的规模由大入小,园林的造景由过多的神异色彩转化为浓郁的自然气氛,创作方法由写实趋向于写实与写意相结合。
园林规划设计由以前的粗放转变为较细致的、更自觉的经营,造园活动完全升华到艺术创作的境界。
园林的狩猎、求仙、通神的活动已基本消失或保留其象征意义,生产性很少存在。而游赏活动成为主导的甚至唯一的功能。
私家园林作为一个独立类型盛行,集中反映了这个时期的造园成就。深刻影响后代私家园林特别是文人园林的创作。
寺观园林的出现开拓了造园活动的领域。
5)“园林”一词已经出现:“驰鹜翔园林”(晋.左思),“暮春和气应,白日照园林”(晋.张翰),“饮啄虽勤苦,不愿栖园林”(刘宋.何承天)。中国古典园林开始形成皇家、私家、寺观三大类型并行发展的局面和略具雏形的园林体系,承上启下。
全盛期:中国古典园林全盛期的造园特点:
1. 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经完全形成。
2. 私家园林的艺术性较之上代有所升华。着意刻画园林景物的典型性格以及局部的细致处理。文人参与造园活动,为文人园林发展打下基础。
3. 寺观园林进一步发展。
4. 公共园林已更多见于文献记载。
5. 创作技巧、手法更为先进、发达。
6. 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林三个艺术门类已经有了互相渗透的迹象。较完善的园林体系。
中国古典园林成熟期第一阶段宋代的园林特征:
三大园林类型中,私家造园活动最为突出。
皇家园林较多地受到文人园林的影响。出现了比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私家园林的倾向。
掇山理水技艺更加高超,能模仿几乎所有大自然水体形象,与土山、石山、土石山结合构成地貌形象。
由唐代写实与写意结合转化为写意倾向。所以写意山水园到宋代才得以最终完成。
中国古典园林成熟期的第二阶段的特点:
1.士流园林的全面“文人化”,文人园林涵盖了民间的造园活动,导致了私家园林达到了艺术成就的高峰。
2. 明末清初,在经济文化发达、民间造园活动频繁的江南地区,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造园家。
3. 元明文人画盛极一时,影响及于园林,而相应地巩固了写意创作的主导地位。同时精湛的叠山技艺也为写意山水园创造有利的技术条件。
4. 皇家园林的规模趋于宏大,皇家气派又见浓郁。
5. 在某些发达地区,城市、农村聚落的公共园林已经较普遍。
中国古典园林成熟后期的特点:
皇家园林经历了大起大落的波折;乾、嘉两朝,无论在规模上或造园技艺上都达到历史新境地。
在成熟后期,私家园林一直沿袭着上代的发展水平,形成江南、北方、岭南三大地方风格鼎峙的局面。
宫廷和民间私园活动频繁,“娱于园”的倾向显著。
公共园林在上代的基础上,又有长足的发展。但多半是出于自发的状态。
造园的理论探索停滞不前,再没有像上一个时期那样的有关园林和园艺的略具雏形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5.docx
- 第二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学课件)物理鲁科版(五四学制)2024九年级上册.pptx VIP
- 电信研发工程师L1题库.xlsx VIP
- DBJD25-67-2019 甘肃省建筑与装饰工程预算定额地区基价 不含税 中册.docx VIP
- 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pptx
- 学习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课件(2025年新修订版).pptx VIP
- 数据架构、应用架构、业务架构及技术架构4A架构设计方案.pptx VIP
- 组合式空调机组运行调试使用及维护.pdf VIP
- 工程类邀请招标文件参考模板.doc VIP
- 电力内外线课题六 配电线路设备.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