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给老师的1封信》课件
第十六课
给老师的一封信;教学目标;1、生字的写法、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本课两个重点句型的用法。
3、理解课文一和课文二的主要内容。
;(1)丧:意思是失掉。例:丧失、丧假等。
(2)降:意思是从高处像低处落;减退等。例:下降、降临等。
(3)谎:意思是谎话;不踏实。例:撒谎、谎言等。
;(4)耍:意思是游戏;玩等。例:耍弄、耍猴、玩耍等。
(5)梭:意思是织布时往返牵引纬线(横线)的工具,两头尖,中间粗,像枣核形。例:梭子、一梭子弹等。
(6)诱:意思是劝导,教导。例:诱发:引诱等。
;
(7)倾:意思是斜,歪。例:倾斜、倾听等。
(8)哲:意思是有智慧。例:哲人、哲理、哲学等。
(9)丁:意思是从事某种劳动的人。例:园丁、家丁等。
(10)衷:意思是内心。例:由衷、苦衷等。
;(1)撒谎:名词;动词。意思是说谎。例:撒谎骗人、不要撒谎等。
例句:古丽是个爱撒谎的孩子。
(2)讨厌:动词。意思是厌恶。反义词:喜欢。例:讨厌撒谎、讨厌自私等。;(3)反对:动词。意思是不赞同。例:反对别人、反对战争等。
例句:我们都反对她的意见。
(4)老是:副词。意思是一直,总是。例:老是瞌睡、老是提问等。
例句:艾力老是迟到。
;(5)克服:名词、动词。意思是用意志力和力量去战胜;制伏。例:克服困难、克服不良习惯等。
例句:她明知自己不对,就是不能克服自己的缺点。
(6)树立:动词。意思是建立。例:树立信心、树立榜样等。
例句:我们从小就要树立远大的理想。
;(7)收获:动词。比喻获得成果或得到战果。例:收获粮食、收获不大等。
例句:这是一次很有收获的访问。
(8)答:动词。意思是回话,回复。例:回答、对答等。
例句:艾力回答了老师的问题。;(9)补充:动词。意思是补充所缺之物。例:互相补充、补充完整、不要补充等。
例句:你的身体需要补充营养。
(10)倾听:动词。意思是认真地听取。例:倾听意见、倾听歌曲等。
例句:我们要倾听选民的意见。
;(11)发言:动词。意思是发表意见(多指在会上)。例:积极发言、不许发言。
例句:老师说,发言时一定要大声。
(12)启发:动词。意思是开导其心,使之领悟。例:启发心灵、启发学生等。
例句:教授的一句话启发了我们。
;(13)衷心:名词。意思是无保留地;忠诚的,热情。例:衷心感谢、衷心问候等。
例句:衷心感谢你们的帮助。
(14)保持:动词。意思是维持某种状态使之不消失或减弱。例:保持状态、保持安静等。
例句:上课时要保持安静。
;三、学习重点句型;三、学习重点句型;四、学习课文;四、学习课文;四、学习课文;五、布置作业;谢谢观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声音是怎样产生》PPT课件最新.ppt
- 浅谈中考数学命题 和教学启示 (2).doc
- 《基础会计学(第2版)》第3章:会计科目和账户.ppt
-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第10章.ppt
- 《大学物理(祝之光)》2—4.ppt
- 《多媒体作品制作流程》ppt课件18年级信息技术下册.ppt
- 《大学语文》辅导2:文言文考纲解读.ppt
- 《妈妈账单》教学课件1.ppt
- 《学会拒绝》课件1(17张PPT)(人民版7年级下).ppt
- 《好玩有趣心理小故事》.ppt
- 第18讲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docx
- 第15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
- 第13课时 中东 欧洲西部.doc
- 第17讲 第16 课三国鼎立.docx
- 第17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带解析.docx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9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试卷文含解析.docx
- 山西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5课时企业与劳动者教案.docx
- 第16讲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带解析.docx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