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概述?????????????
??第一单元心理咨询简史
一、心理咨询产生的背景条件1、高尔顿:用测量方法研究心理活动个别差异2、卡特尔: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的论文-1890年3、韦特默:在宾西法尼亚大学开办儿童行为矫正诊所-1896年4、比内-西蒙:帮助弱智儿童编制智力测量-1904年5、大卫:防止学生问题行为,进行行为指导-1907年6、帕森斯:职业指导运动的兴起-1908年二、心理咨询专业的发展1、心理咨询起源于《临床心理学》-1896年2、美国心理学会咨询心理学分会规定了正式的心理咨询专家培养标准-1953年3、心理咨询的专业杂志-20余名心理学家发起创办《咨询心理学杂志》-1954年 ?
?第二单元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
一、“心理咨询师”
的职业定义1、2001年8月,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我国开始启动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化工作,由国家颁布《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用版)2、心理咨询师职业定义: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期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3、狭义的心理咨询:具备心理学理论指导和技术应用的临床干预措施4、广义的心理咨询:临床干预的各种方法或手段二、“心理咨询”
的操作性定义1、罗杰斯提供心理帮助并力图使其行为、态度发生变化的过程2、威尔森受过心理咨询专门训练的A,向心理适应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B提供援助的过程3、陈仲庚心理咨询明确三个问题① 待解决问题的性质② 咨询师的技术③ 所要达到的目标4、定义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
??第三单元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
一、咨询师应有的思维方式、态度:咨询师正确的观点与态度
(一)唯物主义观点(二)普遍联系 观点1、心身一体①心理生理相互作用、互为因果②心理问题躯体化③生理欠佳体验心理状态不适2、心理、生理、社会交互作用一因多果,一果多因,互为因果3、整体性知情意行 永远相互联系(三)限制性 观点1、职责 限制①职责不是无限的②任务是解决心理问题本身,不包括具体事件2、时间 限制50-60;间隔一周;咨询结束关系终止3、感情 限制4、目标 限制①目标锁定心理问题②恰当预期效果(四)历史、逻辑、现实相统一1、个人史原因与症状间逻辑关系2、用发展观点看待求助者(五)中立性态度表示理解,不予评价,不掺情绪观点
二、心理咨询师应具备的条件
(一)品格尊重生命、热爱生活、有利于社会和他人(二)自我修复和觉察能力1、认识自身问题,解决心理冲突,保持相对平衡2、觉察移情和情结,调整状态不影响咨询3、保持相对的心理平衡(三)善于容纳他人1、营造和谐的咨询关系2、安全、自由的咨询气氛3、接纳求助者各类问题(四)有强烈的责任心(五)“自知之明”
?
1、清楚自己的优点、缺点,知道自己的能力限度2、对自我生存价值进行评价3、中国,社会发展和个人成就融为一体
??第四单元中国心理咨询的历史、现状、展望
一、简史1、中国第一位临床心理学家——?丁瓒二、现状1、我国第一个心理咨询科室1986年,朝阳医院2、特征①开始职业化??②对心理咨询的需求与咨询力量存在差距三、展望
1、贴近中国社会现实和文化背景2、社会需求广泛性,心理咨询普及化3、职业化,以完善化高效率提高自身价值,与经济融为一体。
?
第二节 历史上的几种理论观点
第一单元精神分析理论观点(弗洛伊德五大观点)
1、分区观点⑴ 意识:心理结构表层,面向外部世界⑵ 前意识:介于无意识和意识之间,从事警戒任务;⑶ 潜意识(无意识):人的心理活动的深层结构,包括本能和原始冲动,与道德相悖,无法直接满足被压抑;2、结构观点⑴ 本我“快乐原则”追求生物本能欲望;要求毫无约束寻求快感; ⑵ 自我“现实原则”本我、超我之间;个体保存⑶ 超我“道德原则”代表良心或道德力量;较大程度上依赖父母影响3、动力学观点⑴ 性本能⑵ 营养本能4、发展观点本我的欲望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部位获得的满足和快感⑴ 口欲期(0-1岁左右);⑵ 肛欲期(1-3岁);⑶ 生殖器期(3-5岁);⑷ 潜伏期(5-12岁);⑸ 生殖期(12岁以后)5、适应观点两种应对方式①变相宣泄不惜改变存在或表达自己的模式,求得满足;不能宣泄,形成“神经症焦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云新南航空公司acars系统培训.ppt VIP
-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87814.ppt VIP
-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与信号》教案 第11课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一).docx VIP
- 大众蔚领保养手册.docx VIP
- 部编人教版小学4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优秀教案设计.doc VIP
- 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pptx VIP
- 2026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3讲离子共存 离子的检验与推断.pptx VIP
- 冯唐成事心法读书札记.docx VIP
- 第1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中职专用】2024年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金牌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新闻采访与写作》电子课件 第三章 新闻采写的客体——新闻事实.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