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孟子字义疏证
戴 震
序
丙申余少读论语,端木氏之言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
得而闻也。」读易,乃知畜性与天道在是。周道衰,舜、禹、汤、文、武、周公致治之法,
焕乎有文章者,弃为陈迹。孔子既不得位,不能垂诸制度礼乐,是以为之正本溯源,使人
于千百世治乱之故,制度礼乐因革之宜,如持权衡以御轻重,如规矩准绳之于方圜平直。
言似高远,而不得不言。自孔子言之,实言前圣所未言;微孔子,孰从而闻之?故曰「不可
得而闻」。是后私智穿凿者,亦警于乱世,或以其道全身而远祸,或以其道能诱人心有治
无乱;而谬在大本,举一废百;意非不善,其言只足以贼道,孟子于是不能已于与辩。当
是时,群共称孟子好辩矣。孟子之书,有曰「我知言」,曰「游于圣人之斗者难为言」。
盖言之谬,非终于言也,将转移人心;心受其蔽,必害于事,害于政。彼目之曰小人之害
天下后世也,显而共见;目之曰贤智君子之害天下后世也。相率趋之以为美言。其人人心
深,祸斯民也大,而终莫之或寤。辩恶可已哉!孟子辩杨、墨;后人习闻杨、墨、老、庄、
佛之言,且以其言汩乱孟子之言,是又后乎孟子者之不可已也。苟吾不能知之亦已矣,吾
知之而不言,是不忠也,是对古圣人贤人而自负其学,对天下后世之仁人而自远于仁也。
吾用是惧,述孟子字义疏证三卷。*韩退之氏曰:「道于杨、墨、老、庄、佛之学而欲之圣
人之道,犹航断港绝潢以望至于海也。故求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呜乎,不可易矣!
休宁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卷上
理十五条
理者,察之而几微必区以别之名也,是故谓之分理;在物之质,曰肌理,曰舣理,曰
文理;【亦曰文缕。理、缕,语之转耳。】得其分则有条而不紊,谓之条理。孟子称「孔
子之谓集大成」曰:「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圣智至孔子而极其
盛,不过举条理以言之而已矣。易曰:「易简而天下之理得。」自乾坤言,故不曰「仁智」
而曰「易简」。「以易知」,知一于仁爱平恕也;「以简能」,能一于行所无事也。「易
则易知,易知则有亲,有亲则可久,可久则贤人之德」,若是者,仁也;「简则易从,易
从则有功,有功则可大,可大则贤人之业」,若是者,智也;天下事情,条分缕(晰)〔析〕,
以仁且智当之,岂或爽失爽几微哉!中庸曰:「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乐记曰:「乐者,
通伦理者也。」郑康成注云﹕「理,分也。」许叔重说文解字序曰:「知分理之可相别异
也。」古人所谓理,未有如后儒之所谓理者矣。
问:古人之言天理,何谓也?
曰:理也者,情之不爽失也;未有情不得而理得者也。凡有所施于人,反躬而静思之:
「人以此施于我,能受之乎?」凡有所责于人,反躬而静思之:「人以此责于我,能尽之乎?」
以我絜之人,则理明。天理云者,言乎自然之分理也;自然之分理,以我之情絜人之情,
而无不得其平是也。乐记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
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灭者,灭没不见也。
又曰:「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
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佚作乱之事;是故强者胁弱,众者暴寡,知者
诈愚,勇者苦怯,疾病不养,老幼孤独不得其所。此大乱之道也。」诚以弱、寡、愚、怯
与夫疾病、老幼、孤独,反躬而思其情。人岂异于我!盖方其静也,未感于物,其血气心知,
湛然无有失,*【扬雄方言曰﹕「湛,安也。」郭璞注云:「湛然,安貌。」】故曰「天之
性」;及其感而动,则欲出于性。一人之欲,天下人之(之)〔所〕同欲也,故曰「性之
欲」。好恶既形,遂己之好恶,忘人之好恶,往往贼人以逞欲;反躬者,以人之逞其欲,
思身受之之情也。情得其平,是为好恶之节,是为依乎天理。【庄子﹕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自言﹕「依乎天理,批大却,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当,而况大軱乎!」天理,
即其所谓「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适如其天然之分理也。】古人
所谓天理,未有如后儒之所谓天理者矣。
问:以情絜情而无爽失,于行事诚得其理矣。情与理之名何以异?
曰﹕在己与人皆谓之情,无过情无不及情之谓理。诗曰﹕「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
之秉彝,好是懿德。」孔子曰:「作此诗者,其知道乎!孟子申之曰:「故有物必有则,民
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核酸检测专家共识解读(全文).pdf VIP
- 破局与重构:监狱机关涉狱网络舆情应对策略研究.docx VIP
- 血液透析操作技术——内瘘穿刺.pptx VIP
- 高中政治2025届高考选必三《逻辑与思维》主观题答题模板.doc VIP
- 123073采工作面初采放顶安全技术措施.doc VIP
- ktv转让协议合同书.docx VIP
- 30页血液透析操作技术内瘘穿刺.pptx VIP
- 海利普HLP-SK110系列说明书 2016-01版 20160311.pdf
-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GB 55014-2021.docx VIP
-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知识答题附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