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时空对望三千里.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时空对望三千里.doc

PAGE  PAGE 6 时空对望三千里   浙黔两地的文化拥抱   黔、浙两地,从古至今,往来不断,其历史文化渊源如长江之水,浩荡绵延。著名哲学家王阳明出生于浙江、悟道于贵州,成为联系两地文化、学术的重要纽带。上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期间的浙大西迁,又一次带来两地的文化拥抱。   一个是原生态文化镜像灿烂多彩,一个是人文气象繁盛历史积淀深厚。两个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的每一次相遇携手,都开出异常鲜艳的文化之花。尤其是近年来,浙江省和贵州省打破空间距离,在经济、教育、卫生、科技、旅游等方面展开了充分合作,双方正携手并肩织出一方璀璨锦绣。   两地的交往脉络,在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浙江省儒学会执行会长吴光看来,其实就是一种财富。2006年秋,他随团赴黔采风,与贵州省文史研究馆同仁进行深度交流,两地合作的种子悄然萌芽。   2013年5月,吴光应邀到贵州讲学,了解到贵州省和贵阳市对王阳明和阳明学非常重视,遂在5个月后再次去游学,更真切地感受到贵州省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阳明学的重视与热诚。当了解到王阳明学说中的“知行合一”和“亲民”思想在贵阳深入人心,并已成为贵阳的城市精神,他深为感慨。在与贵州同仁的座谈中,他提出两馆合作创办两省文化论坛的设想。吴光的想法是:“论坛将以‘知行合一、精诚合作、弘道兴文、开创新局’为指导思想,依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通过黔、浙两地历史文化的学术交流合作,助推两省文化建设,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长顾久说,从历史来看,黔、浙两省有着很深的历史和文化渊源。特别是王明阳和阳明学,是两省共同的文化资源和永恒话题。文史馆为传承民族记忆,深感责任重大。   为建立两省长期的文化交流合作机制,“浙黔文化合作论坛”应运而生。由浙江、贵州两省文史馆共同主办、两省儒学研究机构协办,社会各界参与的省际文化合作交流平台,在“时空对望三千里”的浙江和贵州,轮流举行。   此前,“浙黔文化合作论坛”已在贵州贵阳举办两届。第一届主题是“文化中国:时代的使命与学者的承担”,第二届主题是“阳明学的当代价值与传承创新”。   研讨新的传承和弘扬   2016年10月27日,第三届“浙黔文化合作论坛”在杭州开幕。本届论坛围绕“新农村文化建设探讨”和“阳明学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两个主题展开交流研讨,邀请了国内农村文化建设领域和阳明学研究领域的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旨在为探索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新农村文化发展趋势和弘扬“知行合一”人文精神提供有价值的思考和建议。   在“新农村文化建设探讨”上,与会专家学者运用“知行合一”理论,传承“知行合一”思想,强调“经世致用”,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讨论了当前农村文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和趋势,探索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   浙江省文史馆馆员邵鸿烈对以前的贵州之行依旧印象深刻,他认为,在新农村建设方面浙江和贵州正好是“发展的两极”,如何推动新农村建设,把“美丽资源”转换为“美丽经济”,贵州可以从浙江得到启示;而如何在社会流动变化中守护传统乡土文化,浙江需要向贵州寻找经验。浙江省委党校副教授董敬畏则认为,从浙江和贵州两省的交流中,我们需要更多关注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文化的凋敝、乡民生活的困顿、乡民对于乡村及生活意义的认同,关注乡民的生活自觉而非单纯的经济理性。   在“阳明学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中,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传承与弘扬阳明学,必须与新的社会历史发展条件相结合。当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王阳明及其创立的心学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财富,值得不断发掘,特别是其“知行观”所蕴含的道德追求和实践品格,激励我们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去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及价值理念。   一种观点或思想,其根本、永恒的价值,在于走进百姓生活并存留其间,进而影响大众、服务社会。传播国学精粹,编织观点碰撞、和声四起的文化新景观,与正在开展的两省经济社会、生态文化活动形成呼应之态,“时空对望三千里”的文化镜像,折射出东、西部对文化的共同渴望和对开放合作的同样期许。   (本文照片由作者提供)   Zhejiang in the east and Guizhou in the southwest have been engaged in cultural exchanges since ancient times even though the two provinces are 1,500 kilometers away from each other. Wang Yangming, a native of Zhejiang, figured out his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