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江汉平原皮影的审美追求.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汉平原皮影的审美追求.doc

PAGE  PAGE 4 江汉平原皮影的审美追求   【摘 要】质朴性、象征性、兼容性、随意性是江汉平原皮影艺术的独特内核,带有显著地域特征,触及到保持文化的多样性问题。探究地方皮影艺术的审美追求,对指导当代艺术创作,促进地方民间美术文化遗产的研究和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江汉平原;皮影;审美   中图分类号:J52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158-01   从审美的角度来如何看待“简”与“繁”的问题,学界从来不乏论述。过“简”淡薄寡味,过“繁”易引发视觉疲劳。江汉平原皮影造型艺术却能在繁简之间轻松游走。其外部轮廓线简洁概括,内部的刻镂较为繁复,布线留白疏密有度。“繁”体现在影偶的衣帽巾盔等处,最为复杂的为团龙蟒袍,与之配套头饰是“王帽”,雍容华贵以昭示权利;武将身着“鱼鳞甲”、“丁字甲”、“人字甲”、“龟背甲”;官员衣着上的松、鹤、福、等图案、员外的寿字帔等都尊重了戏曲服饰的造型规律,符合角色身份等级的规定,艺人不厌其烦地将它雕镂得细密繁缛;简化处理的是生旦角色的头茬,用阳刻去皮留线,面部仅余五官,突出人物肤质洁净,俊秀貌美的特征;平民和老旦衣着较少镂空,仅刻有角花和边隅花,形式简单却颇有意味。繁(头饰)―简(脸谱)―繁(衣着)的节奏形成了错落有致,对比强烈,虚实得当的自然律动。   连唱词都使用方言的江汉平原皮影必然是一种“俗”的艺术,它由民间创造,且服务于民间,与大众的生活紧密相连。面对众多有着深切审美诉求的民众,皮影艺人的使命是“造梦”。他们以虚拟化的表演手法,为民众营造了一块神秘的精神高地。它构筑的是“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境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①的艺术境界;皮影戏的“亮子”更是虚拟的舞台,去除一切的繁芜背景与道具,用无边的虚空烘托角色的真实,反衬鲜活的生命。   由此可见,皮影艺术不单只是一种格调不高的“俗”艺,确实能于俗中触摸到雅的痕迹。它的创作者看似与精英文化遥不可及。但因着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我们无法无视戏曲对皮影产生覆盖性的强大影响力。不论何者为“源”,何者为“流”,戏曲与皮影戏之间必然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戏曲是由文化精英参与创作的,戏曲鉴赏者同样是精英阶层。品味一高,促使戏曲的境界越来越高。而戏曲的繁盛带动皮影戏的繁盛是必然的,尽管遥遥相望,我们仍能在皮影艺术其中嗅到隐约可见的文人气息。不论民间艺术家们是否有意识营造意境与意韵,这门艺术都吸纳文人的智慧与哲思,在简繁虚实间,实现了雅俗一体。   尽管有洪湖的“皮格”、潜江的“汤格”、“郭格”、天门的“杨格”,②各类皮影谱式可供汲取,活跃于江汉平原的皮影艺人依然热衷自由创作。他们有限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为并未妨碍自由的灵魂和辽远的想象,反倒是“无知者无所畏”,吞吐着耿直热情的乡土气息,饱含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热爱,释放出鲜明的楚地趣味:将花草树木、鸟兽鱼虫、抽象纹样都用做雕镂时信手拈来的纹理素材。如:奸角、老旦面部水波状纹为当地随处可见的“盘根草”(学名狗牙草),寓意心术不正或老态龙钟;神怪类影件中的“蚌精”,人形背后刻载狭长壳状物,原型取自天门义河中的水族“义河蚶”(学名橄榄蛏蚌);为增加影件的装饰和透光性,利用刻刀大小不一的弧度,镂出月牙纹、鱼鳞纹、椭圆纹、珠形纹等,将之顺应轮廓线重复排列,以二方连续的结构形式出现。随机产生的纹理变换,或规整,或变异,其间跳跃的节奏与韵律正是刀锋游走间的“妙手偶得”,又似舞台中的即兴表演,颇有一种恣意挥撒的自由艺术精神。诚如宋代郭若虚所言:“得自天机,出于灵府”,看似“偶得”,本质为素材的积淀和艺术技巧的提升,它是“心与技”的凝结与物化。   皮影影件造型是艺人独创性创作理念的外在展现,即:“画为心迹”,“心”为“内”,“迹”为“外”,“心”为“意”,“迹”为“象”。即先有内心的自由,再有情感与能量的释放,然后随心所欲全凭主观去创造意象。艺人所以能实现任达不拘的自由创作,跟楚人“筚路蓝缕”的开拓精神不无关系,创作者没有文化上的优越感,因而能以谦虚积极的姿态去包容、吸纳、学习和创造。江汉平原地区的皮影谱式多达四种以上,几乎个个自成一脉,如:皮格(洪湖)、汤格、郭格(潜江)、杨格(天门)等等。无论那一种谱式在注重视觉上的审美愉悦的同时,都表现出随意率性的心理特征。即便是皮影剧中的同一角色,尽管戏曲中已经严格限定角色的面貌特征,艺人都会在不影响“识别性”的细微处随意发挥。如头饰、配饰、鞋面花纹的任意变化。猪八戒的钉耙必然是九齿,可它的牙齿刻十四颗还是十二颗?全凭艺人兴之所致。影件因艺人的偶得和率性,并未严格遵循单一形式,却恰恰因此获得了高度的灵活性与丰富性。   注释:   ①参见严羽《沧浪诗话?诗辨》。   ②“格”指“谱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