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各个时期的经济选编
中国各个时期的经济;;一、分封制下的奴隶制经济;战国商业发展的表现和特征及进一步得到发展的社会原因
表现: (1)、 商品种类繁多,不仅有铁制品、丝麻织品、漆器,而且北方的马匹、南方的象牙、东方的鱼盐、西方的皮革在中原市场上都可以买到。
(2)、 商业城市兴起,一些诸侯国的都城临淄、邯郸、大梁、郢都有买卖场所。
(3)、 商人活跃,不少大商入获利丰厚,富比王侯。
特征: (1)、 商品种类繁多:但主要是人民最基本的生活用品和统治者的奢侈消费品。
(2)、商品流通地域更广,超出一个诸侯国的范围,并形成了以中原为中心的广大市场。
(3)、商业中心一般为政治中心,是政治中心的附庸;
(4)、拥有雄厚资本的大商人占有土地.成为新兴地主。
原因:(1)、 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的建立,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商业作为封建经济的???部分和心要补充;也必定得到发展。
(2)、“重农抑商”政策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必然带动了为农业服务的手工业、商业发展。这是不以统治者的意志为转移的。
②由奴隶制瓦解到封建制确立。春秋时期,由于铁器、牛耕的使用,私田增多,鲁国首先采取按亩收税的方法,承认土地私有。一些贵族将土地出租,收取地租.转化为地主,奴隶转化为农民,井田制瓦解,意味着奴隶制的瓦解。战国时期,在新兴地主阶级推动下,各诸侯国经过100多年的变法,废除了旧制度,封建制度最终确立。;二、封建制度的小农经济;3.小农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①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逐渐普及;②农民不同程度地有一定土地、农具、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③为了求得生存,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④历代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
4.阻碍小农经济发展的原因:①农民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②封建王朝统治集团腐朽,封建剥削严重;③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
5.小农经济的地位(影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二)、 本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微弱? 这一时期,中国的本国资本主义经济虽已出现,但很薄弱,在国民经济中不占主导地位。 ;中国本国的资本主义近代企业,开始出现于19世纪下半期。60年代中期起,中国出现了一批新式军火生产的工厂。第一家规模较大的兵工厂是1865年成立的江南制造总局(见彩图)。70年代中期,在民用工矿业和航运业中也开始出现了现代资本主义企业。中国第一家新式煤矿是适应福州船政局用煤需要而开办的台湾基隆煤矿,筹建于1875年。第一家轮船公司是适应漕运需要而设立的轮船招商局,创办于1872年,而作为航运附属事业的保险招商局,也于1876年诞生。在轻工业中,中国第一家棉纺织厂上海机器织布局,筹办于1878年。第一家缫丝厂广东继昌隆丝偈,开工于1873年。8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企业扩大到铁路、电报、金融、贸易乃至耕植、畜牧各业。中国自办的第一条铁路、专供开平运煤的唐胥铁路(见彩图)和第一家电报局、沟通津沪电讯的电报总局,同时开办于1881年。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成立于1897年。至于海外贸易公司和国内耕植畜牧公司的创立,在19世纪80年代中期,也开始有所尝试。 ;经过半个世纪左右的发展,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本国的资本主义企业,在某些经济部门中,占有一定的数量和相当的比重。例如 1934年中国新式银行共有170家,资本达到3.6亿元(当时币值),约为当时旧式金融业的钱庄、票号资本的三倍。在1936年交通运输业的总收入中,包括航空、水运、铁路、汽车、人力车、搬运、电讯、邮政在内,属于现代企业经营的,估计约占一半以上。 但是,整个看来,中国本国的资本主义现代企业的发展仍很微弱,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仍然不占主导的地位。以资本主义的主要部分现代工业而言,在1933年所达到的水平,仍然是很有限的。包括所有雇工在30人以上、使用机器的小厂在内,全国新式工厂一共不过3100余家,产值只相当手工业的1/4。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足10%。金融业中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整个中国资本主义企业中,属于畸形发展的一类。即使如此,中国银行资本的薄弱,也是显而易见的。1934年全国银行资本,只合美金10800万元。而美国在华一家大银行──大通银行的资本,为美金14800万元。中国所有银行之资本,犹不及一外国银行资本额多。 ;(三)、官僚资本主义畸形发展?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形态存在的后期,在中国本国的资本主义经济中,出现了民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