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音乐时空》“非遗巡礼”.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点赞《音乐时空》“非遗巡礼”.doc

PAGE  PAGE 7 点赞《音乐时空》“非遗巡礼”   梁广程,笔名肖良,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心理学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创作员,1951年参加南海舰队文工团,历任乐手、海军军乐队音乐创作员、海政歌剧团领导、海军文艺创作室创作员。   (一)世界级“非遗”项目中的传统音乐   “非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文: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的简称。20世纪下半叶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全世界文化艺术界的重视,它的保护问题逐渐成为一个国际性问题。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面临着需要认真保护和传承的问题。《音乐时空》适时地强调了作为“非遗”的构成范畴的民族音乐,精心策划并撰写“非遗巡礼”系列稿件,笔者认真阅读和学习,深受启迪,在点赞“非遗巡礼”这个栏目的同时,很想在这里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在2015年1月(上)的《音乐时空》中刊发了世界级“非遗”项目中的传统音乐一文。 文中指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总数达37 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在这37 个非遗项目之中13 个项目均与我国的传统音乐密切相关。 这13个项目为: 1.昆曲;2.古琴艺术;3.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4.蒙古长调;5.甘肃花儿;6.侗族大歌;7.呼麦;8.南音;9.西安鼓乐;10.粤剧;11.藏戏;12.中国朝鲜族农乐舞;13.京剧。策划者相当详细地阐述了这13个项目产生的民族区域,历史革沿,言简意赅。中国传统音乐是一个大系,它绵延几千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音乐思维习惯、是音乐思想意识的沉淀和结晶。形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音乐符号。   我作为一个中国音乐人,对这13个项目入选为非遗项目,感到由衷的自豪和欢愉,同时也感觉到肩上沉甸甸的份量。我们为祖国的音乐艺术“申遗”,当然不仅是为了立此存照、正名份、争面子,更重要的是,保护好这些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发扬光大。然而,就我本人来说,对这些音乐艺术中的活化石,确实知之甚少,例如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长调、.侗族大歌、.呼麦、藏戏等等,只是听说过名称,有的连名称都没有听说过,更不用说它的专业系统了。如果连皮毛都不甚了了,何谈继承、创新、发扬?现在《音乐时空》把非遗巡礼作为一个系列栏目来抓,实在是英明之举,功德无量。对许多有志于光大祖国音乐艺术的人来说,将起到提纲挈领、振聋发聩的作用。   (二)国家级“非遗”项目中的少数民族曲艺   曲艺是各民族说唱艺术的统称,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历长期发展、演变而成。其表演形式大致分为说、唱、说唱结合三种。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曲艺形式,形成了极其丰富的艺术宝藏。《音乐时空》在2015年3月(上)刊发的“非遗巡礼”――少数民族曲艺,详细地述说了我国部分申遗的少数民族曲艺项目,这些项目的举例,对广大专业音乐人和业余音乐爱好者来说,是不可多得的馈赠。 该撰文深入而精辟地讲述了我国12个说唱项目,其中一些项目,对笔者来说原先是相当生疏的,只知其名,不知其意。通过《音乐时空》非遗巡礼的论述,我才开窍。知道了“阿依特斯”是哈萨克族古老的说唱形式,被誉为哈萨克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该民族的艺术瑰宝;“章哈”是傣族传统的曲艺形式,是傣族最原始古老的歌谣、神话和传说的载体;“八音”是布依族世代相传的说唱形式,被誉为布依族“声音的活化石”;“乌钦”是达斡尔族传统的说唱形式,其传唱内容带有史诗品格;“伊玛堪”是赫哲族的说唱形式,分大唱和小唱,大唱述说赫哲族人的创世传说,小唱表现赫哲族人的日常生活;“摩苏昆”是鄂伦春族的说唱形式,没有乐器伴奏,说一段,唱一段,说唱结合。其内容说唱本民族的英雄故事; “乌力格尔”是蒙古族的曲艺,表演者通常一边拉着马头琴一边说唱;“三老人”是朝鲜族的表演形式,由演员分别模拟三种不同类型的老人,以争辩方式演出,生动而风趣;“好来宝”是蒙古族的表演形式,用四胡伴奏,有单口、对口、多口等方式;“铁尔麦”是哈萨克族的传统表演形式,以冬不拉伴奏,内容多为哈萨克族谚语、格言、诗歌;“盘索里”是朝鲜族说唱艺术,具有较强的叙事性,被称为“唱优之戏”;托勒敖”是哈萨克族的曲艺形式,以吟唱为主,内容多为歌者对人生的抒怀,有情节,有故事。原来,我国的少数民族曲艺形式和内容如此丰富多彩,又具有非常鲜明的地区、民族特色,令人眼目一新。“非遗巡礼”――少数民族曲艺一文,可以说是一把把我们带进艺术宝库的钥匙,帮助我们打开少数民族的文艺宝库,寻觅到创作的灵感。   (三)国家级“非遗”项目中的器乐合奏   中国民族乐队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又由于国士幅员广大,民族众多,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形成了多种不同的乐队编制和极具个性的器乐合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