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阳明为何将平和县城选在九峰.doc
PAGE
PAGE 4
王阳明为何将平和县城选在九峰
最近跟一位福建省平和县芦溪籍的朋友聊起王阳明,他提到当年王阳明当年(1517年)赣南剿匪,剿灭漳南匪患后,为使本地长治久安,凑清朝廷获批建立平和县,建县时本来是想将县城设在芦溪漳汀的。有这回事吗?有何根据?过去也常听人提出类似的疑问,小溪在明朝时无论在经济、人口、交通等方面都要比九峰有优势,为何不将平和县城设在小溪而设在九峰(原来叫河头大洋陂)?
前阵子还听到一位朋友讲起一个有趣的传说:据说当年王阳明在选县城的时候,有九峰和坪洄两个地方在争夺县城所在地,王阳明很为难,在为难之际,忽然想起一个办法,他告诉九峰和坪洄两地的长老,明日一早,两地分别带来本地的一升水来过称,哪个地方水的比重较重,县城就定在哪个地方。当晚九峰的长老召集当地名人商议此事,有人说,谁知道两地的水孰重孰轻,明天就听天由命吧?这时有一个貌不惊人的生意人说,要让水的比重重一些还不容易?只要在水里掺盐,让盐融化在水里,水的比重就比没掺盐的要重。大家说这是个好主意,明天比水必胜!第二天一大早,两地长老分别将一升的水,在大庭中交给王阳明,王阳明亲自把秤过称。结果九峰的水真的比坪洄的重,于是,王阳明当场拍板将平和县城定在九峰。
这仅仅是个传说,听听笑笑无妨,不可当真。这里不想道明,区区小地方的长老所做的“手脚”如何能瞒得过饱学神算、聪明过人的朝廷四品官都察院左佥都御使王阳明。只想论证王阳明当时选址九峰作县城的科学依据。
首先,要弄清楚王阳明奏请朝廷,设置新县的用意。其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平和(先前还不叫平和)这块地方“寇平人和”,长治久安,也就是说让这块土地断绝匪患,让群众安生乐业,使当地社会、经济、文化从此能够在和平的环境中顺利发展。
接下来,比较一下当年坪洄、漳汀、小溪与九峰哪个地方作为县城更利于达到此目的。
坪洄是原来土匪出没的地域之一,那一带也有个平缓的小盆地,但平地面积比九峰小一些,而且该地离象湖山匪巢较近。仅15华里的距离,且右侧紧邻芦溪土匪根据地,若在此地建县城,一旦匪患重现,县城很容易被土匪包围、攻破、占领,因而此地不宜作为县城考虑。
漳汀距詹师傅、温火烧原来发事的地方很近,位于平和与永定的交界处,据笔者前不久前到实地勘踏采访,那里平地面积比坪洄还要小很多,(作为一个行政村址勉强过得去)是漳州与汀州的交界处,是芦溪、长乐、象湖山交通要塞,镇守那里,只有防守与进攻的军事价值,作为县城意义不大,因此王阳明当年移小溪巡检司在那镇守,决策非常正确,因这样可握住交通“咽喉”,防止匪患再起。也就是说漳汀只能作为军事要地考虑,不可能将其作为县城考虑。
小溪在明朝已有“小漳州”之称,可见当时经济、人口之繁盛,加上天然的地理优势,平地面积在这四个地方中数最大的,而且平和最大的河流花山溪、?g溪绕小溪而过汇入九龙江流域的西溪,是平和水陆交通最发达的地方,应该说最适宜建县城。但是王阳明此时添社新县的目的是为了杜绝匪患死灰复燃,如果在距离匪患发生地太远(有75-100公里左右的距离)设立县城,平时难于震慑土匪,一旦匪患再起,难于及时有效地派兵镇压。闽南话有句俗语叫做:“抓贼未到县”讲的就是此间道理。因贼犯案发地离县城太远,一是不好抓,抓了在当时以步行为主要交通方式的条件下,容易在押送途中被其寻机逃跑,因而有“抓贼未到县”的说法。其实元朝以来,南胜、小溪的旧县以及后来的靖城都曾是南胜县、南靖县(均为平和县的前身)县城所在地的,这些地方距离匪患频出的芦溪、长乐乃至象湖山,近者有100公里之遥,远者超过150公里之遥,在以步行为主要交通方式的当年,官军从县城要赶路两三天路才能抵达事发地点,因此土匪才会有恃无恐,兴风作乱,屡灭不绝。正如王阳明在《添设清平县治疏》(平和设县初始暂定名清平)提到“南靖县治僻在一隅、相离卢溪、平河、长乐等处地里遥远。政教不及,小民罔知法度,不时劫掠乡村肆无忌惮,酿成大祸”。
再说说九峰的地理位置,九峰位于福建与广东两省之间,饶平、大埔、永定、平和四县交界处,有比坪洄、漳汀更为重要的军事价值和交通、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的价值,而且平地比坪洄、漳汀两地面积大;距离匪巢不远不近,只30公里方圆,进易攻,退易守;由于平地面积较大,便于建设县堂、文庙、武庙以及教堂学院等设施,以及提供更多县民的休养生息场所。所以就当时的情景与立县的目的看,王阳明将九峰(当时叫河头大洋陂)定位为县城所在地,当是最佳选择。由于有上述优势,因而王阳明在《再议平和县治疏》是这样阐述在九峰一带置设县城的理由的:“正德十二年四月撤兵之时,蒙福建参政陈策副使唐泽批,据南靖县儒学生源张浩然等,及据本县清宁、河头社义民乡老曾敦立、林大俊等各呈,要与河头地方添设县治,以控制贼巢;建立学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