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2. 6《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4(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
设计说明:
《李凭箜篌引》是一首描写音乐的绝妙好诗。诗人借助奇特的想象将抽象的音乐转化为具体的物象,赞扬了李凭高超的演奏技艺。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见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因此我把学习本诗的切入点放在音乐描写的欣赏上,并设计了与已学过的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比较鉴赏的教学环节。为了突出诗歌特点,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制作课件时插入了箜篌演奏的乐曲,使整个教学过程与音乐融为一体,可谓诗中有乐,乐中赏诗。
教学目标:
1、赏析该诗音乐描写的艺术特色。
2、比较阅读《琵琶行》《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赏析该诗音乐描写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比较阅读《琵琶行》《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学习音乐描写的技巧。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读一读背一背(放音乐箜篌弹奏《高山流水》)《琵琶行》《听颖师弹琴》
(二)导入新课:大家刚才背的两首诗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能答出:都是描写音乐的)对,音乐是一种最富浪漫主义色彩的声音艺术,它为听众提供了不尽的想象,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缤纷的色彩,也为诗人们奉献出一片辽阔的描绘天地。但我们知道音乐是一种诉诸听觉的时间艺术,它的音响只存在一瞬,转瞬即逝,音乐形象比较抽象,难以捉摸,所以要用文字将其妙处表达出来是比较困难的。李贺这首诗在众多的描写音乐的唐诗中脱颖而出,获得读者的挚爱。清代诗论家方扶南评论说:白香山江上琵琶(《琵琶行》),韩退之颖师琴(《听颖师弹琴》),李长吉李凭箜篌引,皆摹写声音之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幻灯片展示)今天我们来欣赏描写音乐的又一名篇《李凭箜篌引》(板书课题)
(课前活动的设计是为比较阅读《琵琶行》《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这一目标做准备,也可以在预习时布置。由课前活动导入新课,抓住诗歌描写音乐的突出特点,利于明确教学目标)
(三)解题
借助多媒体,让学生了解箜篌乐器的外形和声音。
请学生结合注释介绍诗人李贺及乐师李贺 。
明确:李贺,字长吉,是中唐的独树一帜的诗人。他是唐宗室郑王后裔,到李贺时家道已经彻底没落了,父亲李晋肃只不过是边疆上的一个小县令。李贺被诽谤讳父名而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后只做过一个九品的奉礼郎,不久辞官归故里而卒,年仅27岁。李贺年少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一生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此诗大约作于元和六年(811)至元和八年,当时,李贺在京城长安,任奉礼郎。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
(四)朗读诗歌
1. 学生结合注释自由朗读
2. 推荐学生朗读,学生评价
3. 教师范读
4.齐读
(五)分三层赏析
第一层: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为引导学生深入赏析,设计以下几个问题:
1.“张”“颓”两个词在诗句中是什么意思?(“张”可解释为“弹奏”,“颓”是“堆积,凝滞”)
2.这两个词描绘出了怎样的情景?请稍作思考再回答。
明确: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首谛听;下一句又写道“江娥啼竹素女愁”连神女都被乐声触动了伤感的情怀。到底是什么人能弹奏出如此美妙的音乐呢?(李凭中国弹箜篌)
3.我们能不能把“李凭中国弹箜篌”一句放到开头?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请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评价总结: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首谛听;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第四句“李凭中国弹箜篌”,用“赋”笔点出演奏者的名姓,并且交代了演奏的地点。诗人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第二层: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问:这两句分别从什么角度描写音乐?
“昆山”句是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昆山玉碎凤凰叫”,那箜篌,时而众弦齐鸣,嘈嘈杂杂,仿佛玉碎山崩,令人不遑分辨;时而又一弦独响,宛如凤凰鸣叫,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芙蓉泣露香兰笑”,构思奇特。带露的芙蓉(即荷花)是屡见不鲜的,盛开的兰花也确实给人以张口欲笑的印象。它们都是美的化身。诗人用“芙蓉泣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6 变压器 教案(教科版选修3-2).doc
- 2.6 变压器 每课一练01(教科版选修3-2).doc
- 2.6 变压器 每课一练4(教科版选修3-2).doc
- 2.6 变压器 每课一练(教科版选修3-2).doc
- 2.6 变压器 每课一练(粤教版选修3-2).doc
- 2.6 变压器1 每课一练(教科版选修3-2).doc
- 2.6 国际联盟 每课一练(岳麓版选修3).doc
- 2.6 国际联盟 每课一练((岳麓版选修3).doc
- 2.6 外国诗二首(三) 学案 (语文版必修5).doc
- 2.6 外国诗二首(二)学案(语文版必修5).doc
- 2.6《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5(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doc
- 2.6《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6(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doc
- 2.6《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8(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doc
- 2.6《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9(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doc
- 2.6《李凭箜篌引》教案(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doc
- 2.6《李凭箜篌引》课堂实录1(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doc
- 2.6《李凭箜篌引》课堂实录2(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doc
- 2.6《李凭箜篌引》课堂实录3(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doc
- 2.6《李凭箜篌引》课堂实录4(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doc
- 2.6《求索真理的历程》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4).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