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通俗量子力学.doc
宇宙的精灵
?
——通俗量子力学史
作者:无功
?
?
?
?
?
?
神人出版社
序言
?
在西方,一些物理学家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一个人未读过莎士比亚的著作,会被认为没有教养;但是一个人不知道牛顿、爱因斯坦的理论,却不被看作没有文化。这不奇怪吗?于是他们仿照“艺术欣赏”、“歌剧欣赏”那样,在大学开设起“科学欣赏”、“物理欣赏”课来。
?
——摘自吴翔等编著《文明之源(物理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
说得有道理呀!我们不懂透视、构图和色彩,却可以欣赏画作,不懂编剧、作曲和表演,也可以欣赏歌剧,那么我们不掌握坚涩难懂的数学,背不下多如牛毛的物理定律,为什么就不能欣赏科学呢?
?
答案是,文学艺术这类产品被制造出来就是供人欣赏的,没有欣赏性,这种产品就失去了产生的依据。而科学的功能则不是供人欣赏,而是供人使用,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控制自然的工具,没听说一把锤子因其不够胡里花哨而卖不出去的。用逻辑实证主义的话来说就是,文学艺术有形而上(超验)的价值,科学有形而下(经验)的意义。
?
在艺术欣赏中,我们提高了审美情趣,在文学欣赏中,我们获得了善恶观念,这些都是在不经意间产生的价值。那么科学有没有形而上的价值呢?太有了!因为科学不仅仅是技术,是器物,她更是精神,是文化。
?
如果以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为现代科学体系建成的标志的话,科学还有着一个长达二千年的前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的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他的“水是始基”的论断开启了以一个统一的理论完整地描述整个世界的探索征程。
?
中国人的科学启蒙是帝国主义用船坚炮利给上的课,接着是引进西方工业的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对“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的呼唤,落后的中国人向西方科学张开了热情的怀抱。
?
“海归”胡适,在民主和科学的美国浸染了一周,对近代中国的思想变轨就有了一个高屋建瓴的视角,他说,民主和科学都被人格化了,而不知道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科学是一种思维习惯。中国人在恭迎德先生和赛先生的时候,都只看到了俊朗的外表,却未能习得内禀的精神。
?
咱们别扯远了。现在在网上活跃的人群,我想多是1976年打倒“四人帮”后科学的“第二个春天”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家想一想,这三十多年来,我们这个民族的科学素养是提高了,还是停滞或倒退了?
?
我妻子是一所初中的教学老师,使我得以近距离地观察到在“科学的春天”里中学教育领域中教师越来越累,学生越来越苦。比起文革中的“读书无用论”,这当然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妻子的一些学生在初中毕业就到国外留学去了。在国外,这些学生的数学都是一级棒,因为他们在中国的初中就已经捞过了界——读到别人高中的内容了。是否能说明,科学素质已经大大提高了呢?
?
前几年偶得一本美国作家布莱森写的科普著作《万物简史》,把自然、科学、科学史和科学家写得栩栩如生,幽默风趣。心想孩子一定会喜欢,跑了几个书店买了十本,这本书在我生活的这个省会城市大概就告售罄啦。我妻子带的是这座城市里最好的初中的最好的班级(动不动就出省状元市状元的那种)。把书送给她十名最好的学生(全班约60人)。现在已经四年过去了,结果只有一个孩子看过!
?
这是咋回事捏?我们的孩子似乎已经对自然的奥秘失去了好奇心,没有探索和创造的冲动。高强度的教育把孩子们变成了学习机器,知识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是什么”(what)的结论,而不是一个“怎么样”(how)产生的机理和机制,更不会去问“为什么”(why)。不记得是哪位华裔科学家说过,“学问”首先就是要学会问问题,但我们的教育全部内容却是“学答”,教孩子们学习按照标准答案回答问题。
?
可是好奇心、穷根究底的追问,正是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原动力。一个晚上泰勒斯在旷野上遥看星空,失足掉进一个大水坑,所幸被路人救起。人们每每拿这个故事嘲笑哲学家和科学家的迂腐。可是十八世纪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一个民族只关心脚下的事,这个民族就是没有未来的。一个民族的希望,正在于那些遥望星空的人。常人看到的是千差万别的万物,泰勒斯却要追问万物的同一构成,提出了“水是始基”的命题。这个命题作为一个结论一钱不值,但命题所内禀的把差异万物无限还原为一个同质的元素的精神,却牵引着人类几千年的追索,至今脚步仍然不能停歇。
?
中国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科学的理论成果和物质成果固然重要,但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还是“鱼”;而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才是代表一个民族未来的“渔”。近代以降直到今天,我们在热情拥抱科学的时候往往是本末倒置,接受的是现成的结论而不是结论的论证结构,是成品而不是成品的内在机制,买椟还珠,把最宝贵的形而上的科学价值还给了老师。
?
于是这个国家的科学殿堂沦为传统的手工业作坊,可以培养出科学的“能工巧匠”,却无法产生开疆拓土的科学大师。其结果是,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近年来我校学生考试成绩分析报告.doc
- 近现代哲学史6.doc
- 近期本人将有许多国际政治.docx
- 近现代建筑史复习大纲-马妍.doc
- 近现代建筑史总结.doc
- 近红外光谱学综述.doc
- 这7种肉,比砒霜还毒,第4种好多人还爱吃.docx
- 这个秋天让针织衫做主.docx
- 这书能让你戒烟(俄语).doc
- 这些肉对男人好 可“促性强精”.doc
- 人教版英语5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 部编人教版2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课件含单元及专项复习.pptx
- 人教版8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8月修订).pptx
- 教科版(2017版)6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课时练.pptx
- 人教版PEP版6年级英语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2年12月修订).pptx
- 部编人教版2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件(2021年春修订).pptx
- 人教版数学6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3年教材).pptx
- 湘少版5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春修订).pptx
- 人教PEP4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 [2}.pptx
- 人教版6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