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炜:要什么样的“贵族精神”.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阮炜:要什么样的“贵族精神”.doc

阮炜:要什么样的“贵族精神”? 大概因多年来革命不断,流血太多,及至文革结束,改革开放,人心思定,中国终于步入一个回归传统、告别革命的时代,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繁荣,国家的“崛起”,回归传统、“告别革命”的心态与商业诉求相结合,与物质生活富裕之后一部分人对精神的追求相结合,演变为对“贵族”的钦羡,对“贵族品味”的模仿,富裕家庭之争相送子女读英美“贵族学校”,社会上兴起的一股带有浓厚小资情调的崇尚“贵族精神”的风气,仿佛现实生活中乃至历史上真的存在一个贵族阶级供我们学习仿效,充当我们的人生楷模。问题是,真的存在一些人所谓的“贵族精神”吗?中国真的有提倡他们所谓“贵族精神”的必要吗? 中国古代贵族 一 讲贵族,就得讲贵族制度。什么是贵族制度?是以出身以血统来奖励个人,分配权力和资源的制度。中国的贵族制为什么很早便被消灭了?西方的贵族制为什么已大大式微?这是因为贵族制是一种违反人性,违反自然规律的制度,一种极其荒谬的制度。 中国文明从有详细记载的历史开始,贵族阶级和贵族制度便已处于解体状态,而真正塑造中华民族性格,奠定中国文明品质的,根本不是贵族精神,而是主张人格平等的孔孟精神,是主张依靠德行和才能拼搏奋斗,追求卓越的儒家精英主义。从西方文明的情形来看,使其摆脱中世纪愚昧、走向现代辉煌的也根本不是什么贵族精神,而恰恰相反,是17世纪以来一直持续发生着的去贵族化运动,即贵族靠边站,平民进入舞台中心的历史运动。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不妨简单盘点一下中西历史上的名人。在三千年有文字记载历史上留名的人中,尤其是影响了历史进程、深化和提升了人类认知的杰出人物中,有多少是贵族?从中国方面看,不说近现代,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惠施、公孙龙是贵族吗?乐毅、张仪、苏秦、范雎、吴起是贵族吗?魏晋南北朝以后,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苏轼、辛弃疾、王安石、范仲淹、朱熹、王阳明、张居正是贵族吗?从西方古代看,泰勒斯、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卢克莱修、耶稣、保罗是贵族吗?从西方近现代看,达芬奇、伦勃朗、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莎士比亚、巴尔扎克、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康德、黑格尔、马克思是贵族吗?都不是。 既然大家如此着迷于贵族精神,也不妨界定一下“贵族”概念。严格地讲,贵族指的是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一个享有高于其他阶级的世袭权力和财产的阶级;与其他阶级相比,这个阶级最明显的社会政治特征是拥有世袭爵位。在历史的演变中,欧洲国家的贵族制度延续了下来,至今仍存在一个贵族阶级。另一方面,虽然贵族社会的爵位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世袭的,但在近代以来的欧洲,随着去贵族化运动(贵族丧失其世袭性政治权力)的开展,随着自由平等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贵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爵位被加封给平民,而且这种新型“爵位”也越往后世袭性越弱,最后变成一种终身荣誉。假如以这些描述为参照,不难发现不仅今日中国根本没有贵族,甚至早在秦始皇时代,贵族制度便已被摧毁了。虽然秦亡汉兴,贵族制度有所恢复,但这主要是为了安抚战功卓著者,远不如周代那么系统。郡县官僚帝国制(春秋战国时期郡县制即已出现,秦始皇时代遍行全国,至汉代比秦代更为严整)成为必然,一直延续到两千多年后的现代。这就是为什么魏晋南北朝以后,不仅西周东周意义上的贵族彻底消亡,势力极大的准贵族——官僚士族——也不可逆转地式微,刘禹锡“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便是这一情形的生动写照。 尽管同欧洲相比,中国贵族制度消亡的时间早得多,但这不妨碍我们对中国历史上的贵族制及与之捆绑在一起的封建制(并非五四以来通常所谓“封建社会”或“封建主义”,而是严格学术意义上的封建制,即这么一种政治形态:对包括土地在内的不动产进行层层分封,由此形成一种君王与封臣、封臣与更低封臣之间的世袭性的契约关系)作一个观照。中国从周代开始就实行天子对诸侯进行分封的政治制度。此即贵族制,与西方中世纪以降的贵族制度很相似。《礼记?王制》开篇即曰:“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田不足五十里的,不能朝会天子,而附属于近处诸侯,叫附庸)。”这里,周天子分封的贵族之等级连同其经济政治特权都有清晰的界说。在三百来年时间里,这种制度是稳定的。如果此时中国文明已完成了融合吸纳“蛮夷戎狄”的历史任务,贵族制延续的时间也许会更长。事实并非如此。西元前771年周幽王被西戎杀死,平王继位后为避西戎,从镐京(今西安市西南)迁都于洛邑(今洛阳),史称东周。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 从《左传》的记载来看,春秋初期周天子即已有名无实。诸如郑国一类诸侯国不但不拥戴周天子,甚至与周王室处于敌对关系。西元前720年,周王室与郑国竟相互交换人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