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哲学.doc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代哲学.doc

校会生活倾情服务,祝您考试成功 校会生活倾情服务,祝您考试成功 名辩之学 战国中期,名言概念的辩论已蔚然成风,并形成了名辩的学风和统称为名家的学派。所谓名辩,也就是辩名,即通过对日常语言的思维逻辑和内在意义的分析而企图折服对方所进行的辩论。也正因为如此,先秦各家虽都注重辩名,但“名家”的概念却有所专指,它是对当时专门从逻辑上探讨名言和命题的“辩者”的称谓,虽也热衷于“辩名”但不专务于名的孟子、庄子等各派学者并不包括在其中。名家的主要代表是战国中后期的惠施和公孙龙。 一、惠施的“合同异” 惠施(约前370—前310)属于辩者中“合同异”的一派,即治学的基本特征在“合”,强调的是事物概念的联系和统一。这主要表现在他关于有限与无限、一与多等问题的概念探讨中。 (一)代表性命题 惠施的著作已佚,其思想主要保留在《庄子·天下》篇记载的“历物十事”、即考察事物概念的十个结论性命题中,它们是:(1)“至(最)大无外(围),谓之大一;至小无内(部),谓之小一”。(2)“无厚(高)不可积(没有体积)也,其大千里”。(3)“天与地卑,山与泽平”。(4)“日方中方睨(斜),物方生方死”。(5)“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6)“南方无穷而有穷”。(7)“今日适越(到越国去)而昔来”。(8)“连环可解也”。(9)“我知天下之中央,燕(国)之北,越(国)之南是也”。(10)“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二)有限与无限、一与多 惠施“十事”关于大一和小一的第一个命题可以说是全部命题的基础。大一即无限大,由无数的有限事物(多)所构成;小一虽然是无限小,但由于无限可分的思维定位,它同样也没有内部的界限,同样也是一和多的统一体。双方联系起来,大一可由无限的小一来构成,大一为一,小一便是多。因而,就大一、小一之“一”来说,都是有限;但此“一”或由无数的有限事物所构成,或者无限叫分,故又都是无限。有限与无限、一与多是相互转化的。惠施实际上已经意识到无限是由有限所构成的、而有限又包含着无限这一道理。 有限与无限的对立统一意味着对任何一方都不可执著,故有限与无限的问题同惠施对绝对与相对的辩证关系的把握是分不开的。从大一与小一的相对关系出发,惠施对所有其他命题的推演,事实上都遵循了这一原则。其中,第二、三、六、九个命题属于空间无限性和相对性的推演,第四和第七个命题则涉及时间的无限性和相对性问题,而稍许特殊的第八个命题,亦是在无始无终的意义上处理“连”与“解”的相对关系。譬如,站在无限大的宇宙看问题,一切具体的事物,如天地、南北、山泽等等的差别都是有限的、相对的,可以忽略不计。换句话说,既然大家都是小一,也就没有差别。正因为如此,差别或小一(多)的方面就是次要的,同一或大一(一)的方面则是主要的,惠施也就不难再推出第五和第十个命题。因为物物皆有差别,故具体事物的同都是小同,看到有限的小同与无限的大同的同异是谓“小同异”。而从无限的角度看问题,虽然物物皆有差异(毕异),但又共组为一个整体(毕同),看到毕同可以接纳毕异,是谓“大同异”。既如此,“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就是必然的结论。此结论的得出,表明了惠施从自然物理到社会人伦的跨越,它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做墨家兼爱主张的进一步推广,但其实现的动力,已经不是墨子的利益机制,而是惠施对宇宙“大一”、“大同”的认识。 二、公孙龙的“离坚白” 公孙龙(约前325-前250)的思想与惠施不同,他属于辩者中“离坚白”的另一方,即特征在“离”,强调的是事物概念的区别和对立。这主要表现在他关于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实在的概念探讨中。 (一)代表性命题 公孙龙的著作辑为《公孙龙子》,所载公孙龙的代表性命题有:“白马非(不是)马”,“离坚白(白色石头中‘坚硬’和‘白色’互相分离)”,“物莫非指(物没有不是概念‘指’所构成)”,“二无一(二中不再有所由构成的‘一’)”,“正名实(名实相符)”等。 (二)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实在 在公孙龙的代表性命题中,“白马非马”(《白马论》)最能体现他的辩学的特点,他也正是凭此论辩而成名于天下。公孙龙设定,存在有一个纯粹一般的马的本质,而通常所谓“马”的概念只是命形,“白”的概念则是命色,其实马形和白色都是可以离开马而存在的两种外在特征。那么,白色和纯粹马的本质(有色无形)结合与马形和纯粹马的本质(有形无色)结合,当然就是不同的,“命色者非命形也”,所以说是“白马非马”。但在这里,“非马”的这个“马”已经不再是马形,而是被替换为一般“马”的抽象了。从正面来讲,当人们一般地谈论“马”的时候,此“马”只是一个抽象概念,既无形也五色,公孙龙看到了这一点.并注意到无形无色(一般)与有形有色(个别)之间的对立(离),这是他的理论的价值所在。 “离”在公孙龙是一个基本的方法,按此方法,“坚白石”(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