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感器第五章热电式传感器选编
温度;;华氏温标;摄氏温标; 1848年英国物理学家威廉·汤姆逊·开尔文Ketvin根据热力学第二定理和卡诺热循环理论提出的。绝对零度是指-273.15度,在这个温度下的物体不包含热量,气体的体积将减小到零。这种温标的最大特点是与选用的测温介质性质无关,克服了经验温标随测温介质而变的缺陷,故称它为科学的温标或绝对热力学温标,由此而得的温度称为热力学温度。 ;第一节 热电偶传感器
第二节 热电阻传感器
第三节 PN结及集成温度传感器;第一节 热电偶传感器;热电偶工作原理演示 ; 定义: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A和B组合成闭合回路,连接点处于不同的温度场中(设T>T0),则在此闭合回路中就有电流产生,也就是说回路中有电动势存在,这种现象叫做热电效应。1821年首先由西拜克(Seebeck)发现,所以又称西拜克效应。;;;T0;接触电动势起主要作用;讨论(热电效应);; ①热电偶回路热电势只与组成热电偶的材料及两端温度有关;与热电偶的长度、粗细无关。; ④导体材料确定后,热电势的大小只与热电偶两端的温度有关。如果使EAB(T0)=常数,则回路热电势EAB(T,T0)就只与温度T有关,而且是T的单值函数,这就是利用热电偶测温的原理。; 二、热电偶基本定律;2、中间导体定律;E; 3、标准电极定律
如果两种导体分别与第三种导体组成的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动势已知,则由这两种导体组成的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动势也就可知。;两式相减得:; 若一个热电偶由A、B、C三种导体组成,且回路中三个接点的温度都相同,则回路总电动势必为零,即: ;即导体A与B组成的热电偶的热电动势也可知。;4. 连接导体定律;B
;证明:;; 中间温度定律表明:
当在原来热电偶回路中分别引入与导体材料A、B相同热电特性的材料C、D即引入所谓补偿导线时,只要它们之间连接的两点温度相同,则总回路的热电动势与两连接点温度无关,只与热电偶两端的温度有关。;热电偶补偿导线接线图;三、热电偶的常用材料与结构;热电偶丝(热电极):直径一般在0.5-3.2mm,长度由使用情况、安装条件、特别是工作端插入被测介质深度决定,一般为300-2000mm。
绝缘管:防止两热电极短路的绝缘保护零件,形状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型,偶丝穿孔而过,一般为氧化铝或耐火陶瓷。
保护套管:保护感温元件免受介质化学腐蚀和机械损伤的装置,具有耐高温、耐腐蚀性能,材料有金属、非金属等。
接线盒:用来固定接线座和连接补偿导线的装置。多用铝合金制成。;普通装配型热电偶的外形;2.铠装式热电偶(又称套管式热电偶);;铠装型热电偶外形; 3.薄膜热电偶
用真空蒸镀等方法使两种热电极材料蒸镀到绝缘板上而成。热接点极薄(0.01~0.lμm) ;其他热电偶外形;分度号 ;四、实用测量电路;2.测量温差的基本电路;仪表;4. 热电偶串联线路;五、热电偶冷端补偿方式;热电偶的分度表 ;; 1、冰点槽法
把热电偶的参比端置于冰水混合物容器里,使T0=0℃。这种办法仅限于科学实验中使用。为了避免冰水导电引起两个连接点短路,必须把连接点分别置于两个玻璃试管里,浸入同一冰点槽,使相互绝缘。; 2、计算修正法
室温下计算出参比端实际温度TH:
例 用铜-康铜热电偶测某一温度T,参比端在室温环境TH中,测得热电动势EAB(T,TH)=1.999mV,又用室温计测出TH=21℃,查此种热电偶的分度表可知,EAB(21,0)=0.832mV,故得
EAB(T,0)=EAB(T,21)+EAB(21,0)
=1.999+0.832
=2.831(mV)
再次查分度表,与2.831mV对应的热端温度T=68℃。; 3、补正系数法
参比端实际温度TH乘上系数k,加到由EAB(T,TH)查分度表所得的温度上,成为被测温度T。
T:被测温度;
T′:参比端在室温下热电偶电势与分度
表上对应的某个温度;
TH:室温(参比端实际温度);
k:补正系数。;例题
用铂铑10-铂热电偶测温,已知冷端温度TH=35℃,这时热电动势为11.348mV.查S型热电偶的分度表,得出与此相应的温度T′=1150℃。再从下表中查出,对应于1150℃的补正系数k=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配套章节训练含解析.docx VIP
- 码头防波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图文).docx VIP
- 江苏开放大学现代汉语(进阶)060684过程性考核作业一.docx
- 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docx VIP
- 动物性食品加工学绪论农产品贮藏与加工.ppt VIP
- 复合翼无人机飞行控制方法研究.pdf VIP
- 2021代餐粉行业白皮书-电子版.pdf
- GB∕T 24353-2022 《风险管理 指南》之4:“5框架”专业深度解读和实践应用培训指导材料(2025C1升级版).docx VIP
- 超细重晶石粉深加工项目可行性报告.doc
- 动物性食品加工学课程.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