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题汉族大妈“阿同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引题汉族大妈“阿同汗”:

(引题)汉族大妈“阿同汗”: 烛照人间中迸发生命亮度 本报记者石速 人过古稀,她时常回望走过的路,觉得自己是那么地普通:“王桂珍”这个名字,在那个时代有很多;照顾公婆,养育一群孩子,还有干不完的家务,同龄妇女经历相似;帮街坊邻居干活,给困难家庭接济财物,是人之常情。正因为此,4月5日,记者赴呼图壁县采访王桂珍时,她操着浓重的新疆方言谢绝:“不要报道我了,社会上有很多道德模范,再器(去)早(找)撒。” 可是,接触过王桂珍的人,很快能感受到她迸发的生命亮度。她有一摞子荣誉证书,最近一项荣誉是入选2013年度“最美新疆人”。她有一个维吾尔族邻居都喜欢叫的名字“阿同汗”(意为“金子般的心”),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呼图壁县各族群众自发创建了“阿同汗”爱心服务队,设立了“阿同汗”爱心互助金。今年,呼图壁县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开展了“远学焦裕禄 近学‘阿同汗’”活动。 4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呼图壁县调研指导,专程看望了王桂珍和她的“阿同汗”爱心服务队。张春贤书记高度赞扬她的同时,提出自己也加入到“阿同汗”爱心服务队中,并于次日向“阿同汗”爱心互助金转入5万元爱心款。 团结巷里有位“阿同汗” 呼图壁县城中心的世纪园,是沿三工渠两岸建造的景观带,2003年之前,这里是一片棚户区。王桂珍大半生居住的团结巷,即在已经消失的棚户区内。 王桂珍是土生土长的呼图壁人,18岁时与团结巷内的小伙陈好德结婚,育有五男二女。刚过门时就要照顾半身不遂的婆婆,婆婆1970年去世后公公又瘫痪在床,压在她肩头的担子更重了。 “第一次给公公擦屎擦尿,他不好意思地抓住被子不让擦,但老人瘫痪了必须要管。”王桂珍回忆道。儿媳妇照顾公公本身就很少见,王桂珍的公公是丈夫的继父,邻居问王桂珍嫌不嫌脏,王桂珍回答:“不嫌,公公就我丈夫一个儿子,我不照顾谁照顾?”就这样,她像贴心的女儿一样,一直把公公照顾到1978年去世。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好媳妇”、“好婆婆”之类的荣誉门牌还没出现,王桂珍在团结巷里已是出了名的“好媳妇”。她爱着亲人,也爱着街坊邻居,帮助别人不是为了赢得好名声,而是她在做人上一贯坚守“把‘善’字搁在前面”。 团结巷里一大半居民为维吾尔族,王桂珍的邻居尼亚孜汗是一位单身母亲,子女长大后不在身边,年迈多病的她干不动力气活。王桂珍几乎天天到尼亚孜汗家,帮她收拾房间、洗晒被褥、打粮买油、种菜挑水,这点时间,是她硬从自家繁重的家务里挤出来的。看到满脸汗水的王桂珍,尼亚孜汗既心疼又感激,她常对王桂珍说:“我病了这么多年,就算我的亲戚,也没像你一样对我这么好,你是汉族人里的阿同汗。” 品格高尚的人,周围人不会对其吝惜誉美之词。渐渐地,团结巷里的维吾尔族人称王桂珍为“阿同汗”,汉族人则称她为“一百岁”。 “妈妈,谁把咱家门口的雪铲掉了,又撒上沙土和炉灰?”2000年冬季的一天,回家看望母亲的阿瓦罕一进门便问。她的母亲海丽其汗说:“还有谁?是我的妹妹,你的阿同汗阿姨。她看我行动不便,怕我摔倒,每次下雪后都过来铲雪。” 提起王桂珍,今年86岁的海丽其汗禁不住掉眼泪。从她的大女儿阿依古丽患肺心病到去世,从她的二女儿上学到做生意,从她摔伤右腿到换膝手术后不能下床,王桂珍没少来帮忙。十几年里,海丽其汗家种菜种花、买粮买油、缴水电费,都是王桂珍代劳。海丽其汗的大女儿和自己住院,王桂珍从家里拿钱垫付。 在团结巷里,受王桂珍长期帮助过的群众有16名,其中维吾尔族就有12名。曾在团结巷居住的海尼莎对记者说,王桂珍在团结巷很受人尊敬,平时,一些维吾尔族老人在三工渠边晒太阳,看到王桂珍远远地走过来,便扶着墙或凳子站起来,把手放在胸前向这位“阿同汗”问好。 省吃俭用只为做善事 采访到中午时,呼图壁县委宣传部安排了工作餐,让记者和王桂珍边吃边聊。王桂珍执意要回家,自己做饭吃省钱。 婚后55年里,王桂珍一直在勤俭持家。不过,她和一般的家庭主妇不同,平时省下来的钱,都贴补给比她更困难的家庭了。 “阿同汗阿姨对我们家真是有恩,我姐姐病重时,我和妈妈正为医疗费发愁,她送来了几千元钱。后来,有1000多元没有还她,她说不要了,这是送给我们的。”阿瓦罕说。 受王桂珍常年帮助的努尔古丽,认为王桂珍像妈妈一样对她无私关怀,无私付出。努尔古丽婚后一个月,丈夫阿巴斯出了车祸,从此靠架上双拐走路。努尔古丽身体不太好,阿巴斯的哥哥又是智障残疾人,一家人仅靠低保金生活很困难。王桂珍像走亲

文档评论(0)

12345543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