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飞版山西灵石红杏旺盛煤业有限公司生产矿井地质报告评审意见书.doc

王飞版山西灵石红杏旺盛煤业有限公司生产矿井地质报告评审意见书.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王飞版山西灵石红杏旺盛煤业有限公司生产矿井地质报告评审意见书

Page1 Page12 《山西灵石红杏旺盛煤业有限公司 生产矿井地质报告》评审意见书 山西灵石红杏旺盛煤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旺盛煤业)为生产煤矿。自晋中煤田地质队2010年编制完成的《山西灵石红杏旺盛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之后,该矿在生产建设工作中又获得了大量的地质资料。为了及时有效地利用新的地质资料指导现阶段安全生产,旺盛煤业委托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山西总队于2014年11月编制了《山西灵石红杏旺盛煤业有限公司生产矿井地质报告》。主体企业灵石红杏集团2014年12月23日在晋中市组织有关专家(专家组名单附后)对报告进行了审查,编制单位按专家意见对报告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并于2015年3月20日将修改稿送专家组,经有关专家复核后,形成评审意见如下: 一、矿井概况 (一)位置交通及矿井开发 旺盛煤业井田位于灵石县城西北26km处,行政区划隶属灵石县交口乡管辖。地理坐标:东经111°32′16″~111°35′14″北纬36°55′00″~36°56′54″。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12年11月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1400002009111220045958),批准开采2~11号煤层,井田面积11.9105km2。批采标高由1000~740m。有效期至2032年11月。 井田东与山西灵石昕益孙义煤业有限公司、山西灵石银源兴庆煤业有限公司隔河相望,南与山西保利金庄煤业有限公司相邻,西与山西华润联盛蔡家沟煤业有限公司相邻,北与山西汾西瑞泰正丰煤业有限公司相邻。 旺盛煤业距交口乡3.0km。沿交口乡至夏门镇柏油公路,于夏门镇与108国道(大运公路)相通。该矿北距阳泉曲火车站24km,有公路相通,交通运输较为便利。 旺盛煤业是由山西灵石县红杏煤矿有限公司一矿、山西灵石县红杏煤矿有限公司、山西灵石君源煤业有限公司、灵石县交口乡金庄振兴煤矿、灵石县交口乡曙光煤矿2009年兼并重组整合而成,兼并重组整合建设项目主要是对2004年6月建成的山西灵石县红杏煤矿有限公司一矿生产系统进行改造,2012年7月改扩建完成,现生产能力900kt/a。 矿井采用斜井开拓,现开采875m水平一采区10号煤层,布置一个综采工作面和一个综掘、 一个炮掘工作面。走向长壁式采煤方法,综采一次采全高采煤工艺,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二)地质概况 1. 地层 旺盛煤业井田位于霍西煤田西北部的霍州矿区北部。井田内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奥陶系中统峰峰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和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和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第四系中上更新统和全新统。 2. 构造 井田内以宽缓的褶皱构造为主:西北部为向斜(S1)。中部为轴向北东~南西的背斜构造(S2),向北东倾伏。背斜两翼地层产状平缓,倾角一般2°~4°,向斜西翼最大倾角9°。井田南部发育1条倾向北西的正断层(F1),落差约5m。未发现岩浆岩侵入体。构造复杂程度为简单。 3. 煤层 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 山西组含煤3层,自上而下编号为1、2、3号,其中2号煤层为可采煤层,其余均为不可采煤层,含煤系数8.00%。太原组含煤11层,自上而下编号为4、5、6、7上、7下、8上、8下、9、9下、10、11号。其中4、9、10、11号煤层为可采煤层,其余均为不可采煤层,含煤系数为5.44%。 2号煤层位于山西组中部。煤层厚度1.00m,煤层结构简单,不含夹矸。为不稳定的局部可采煤层。可采地段已采空或古空破坏。 4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上段顶部。上距2号煤层10.20~16.00m,平均10.74m。煤层厚度0.60~1.12m,平均0.84m,不含夹矸,结构简单。为较稳定的大部可采煤层。已采空或被古空破坏。 9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段顶部,上距4号煤层56.50~66.50m,平均62.76m。煤层厚度0.90~1.50m,平均1.16m,煤层结构简单,局部含1层薄层泥岩夹矸,可采性指数为1.00,厚度变异系数为15%,为稳定的全区可采煤层。大部分采空。 10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段中部,上距9号煤层10.30~21.00m,平均15.94m。煤层厚度1.65~5.0m,平均2.48m,含1~2层泥岩夹矸,结构较简单。可采性指数为1.00,厚度变异系数为24%,为稳定的全区可采煤层。该煤层一半被采空。 11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段中部,上距10号煤层2.51~5.62m,平均4.86m。煤层厚度0.45~3.30m,平均1.15m,不含夹矸,结构简单。属较稳定大部可采煤层。该煤层尚未开采。 4. 煤质 (1)物理性质及宏观煤岩特征 井田内各煤层物理性质大体相同,颜色为黑色,条痕为棕黑色,以弱玻璃光泽,油脂光泽为主,硬度一般为2~3,断口多为贝壳状、参差状,内生裂隙发育。 各层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