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区域经济学教学幻灯片-区际分工与生产要素
6.区际分工与生产要素流动 ;6.1.区间差异与区域分工;1.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差异 ; 我国区域自然资源禀赋的总体形式;农业生物资源丰度从东到西、由南到北逐渐下降,水资源南多北少,能源资源北多南少,西多东少,水能资源集中分布于西南,金属矿产资源基本上分布在由西部高原到东部山地丘陵的过度地带。 正是由于自然资源存在区际差异,我国工业布局呈现南轻北重的态势。
;2.社会经济差异 ; (二)正确认识区间差异 ;6.1.2.区际分工与合作的客观基础;(1)提高劳动率
区域分工使比较优势得以发挥,能较快提高劳动熟练程度,又能最大限度地合理使用资源,降低成本。
(2)共享和节约基础设施
(3)集中专业技术人员
(4)共享辅助行业的专门服务
(5)有利于专业技术的扩散
总之,区际分工的经济性表现为单位生产费用的节约,而这种节约的途径为分工带来的规模经济性。
;6.1.3.区际分工的特点和模式;模式;6.1.4.区际合作的原则 ;6.1.5区际合作的形式 ;从合作方式上看,有
1、区域合作经营
2、多区域股份化合作
3、异地办独资企业
4、三来一补方式
5、BOT方式
;BOT方式:是一区域在另一区域投资建设,建设方与提供建设用地等资源的一方商定项目建成后建设方运营的期限,在运营期满后建设方无条件地将项目转交给项目所在区域。这种方式适用于那些资源丰富但开发条件不完备的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合作,如我国东西部的合作。;6.2.区域分工理论 ;6.3.3 俄林的价格要素论(要素禀赋论) ;6.2.4 德国李斯特的“扶持幼小产业说”
6.2.5 要素替代理论
1965年W·爱萨德在《区位与空间经济》中阐明了要素替代对企业区位决策的影响。古典分工理论与区位理论只强调了相同因素的成本比较,而忽略了有些生产要素是可以相互替代的。能源之间、原材料之间、资本与劳动力之间都可以相互替代,必须按各区域最有利的投入组合方式下计算出来的成本,进行比较。在要素可替代的情况下,比较优势由要素边际替代率和各种要素在不同地区的价格共同决定。
;6.2.6.技术差距理论
1961年波斯勒提出,能产生大量创新并生产新产品的区域会获得在这些产品中的优势。这种优势不是恒久的,其他区域会仿制这种产品,创新区域会逐渐失去优势及输出该产品的主导地位。同时,某些区域能保持新产品创新能力,在仿制期结束后,仍能创新,并创制新产品以替代以前的优势产品,以保持技术差距。
;6.2.7.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美国R?佛农于1966年提出,任何产品都有一个生命周期,这一周期可分为创新初期(技术创新阶段)、发展期(技术扩散阶段)、成熟期(技术停滞阶段)三个阶段,处在不同阶段的产品生产的优势区域不同。在初期阶段,创新区域将垄断生产;在发展期,技术开始扩散,该产业在发源地开始衰败;在成熟期,技术要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减小,劳动力的重要性增大,产业在落后地区正增长,在发达地区负增长,新一轮地区开始。
;附:“绝对利益”示意
;“比较利益”示意
?
;6.3.生产要素流动 ;作用:
1)生产组合效应,使经济社会组合为整体,秩序化.
2)有利于强化区域比较优势和分工.
3)有利于降低产品价格和优化资源配置.
4)有利于市场分工的扩大.
;6.3.2.资本流动和区域经济发展 1.资本流动的分类;2.资本流动的原因:多方面 ;(2)贸易障碍诱发理论:
认为区际贸易由于人为的贸易壁垒或运输成本而不能自由实现时,就会引起资本的区域间流动,引起对外直接投资,以此来绕过贸易壁垒和减少运输成本,保护和开拓产品市场。
;(3)内部化理论:
认为跨国公司为尽可能大地获得经济利益,通过在不同国家设立子公司,并通过控制个公司的活动,把正常的商业交往变成公司内部的利益转移,使公司的业务活动服从于公司的利益。
;2)其他原因:
政治战略考虑进行的经济与军事援助,国际金融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援助,引起资金流动.
;3.资本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4.战后区域间资本流动的现状和特点; 6.3.3 技术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技术流动:指一区域的技术持有人把技术的使用权或所有权转让给另一区域其他人的过程。
主要形式:
根据转让的技术是否有偿,技术流动可分为区域间的技术贸易、技术交流、技术援助。
1)区域间的技术贸易
技术使用权的买卖,是技术流动的主要形式。他分为直接技术贸易、引进成套或关键设备、区域间联合投资三种形式。
;2)区域间的技术交流:
属无偿的技术转让,如非市场的科技资源、情报、仪器样品的交换,举办学术会议和国际博览会,举办技术开发中心合共同研究项目,访问,考察或工作等。
3)区域间的技术援助:
无偿或按优惠条件传授技术知识。形式多样:派遣专家提供技术服务,协助受援区培训技术人员,建立科研机构、职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