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文训练三:寓言童话材料作文(深刻)2017.3
作文得高分原因:;得高分的关键:立意深刻;写议论文如何使立意深刻——居高声远,振聋发聩四川省资阳中学 凌 彬;一、立意深刻的三条标准:
(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在作文中,通过记叙、描述、议论某种现象,进一步发现现象的真相,挖掘问题产生的根源,揭示其中蕴含的道理,总结出经验教训。
(2)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多问为什么?)
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分析其发生的原因,预测其导致的结果。
(3)观点具有启发性
提出的观点能促使读者产生联想、警醒和反思。;二、评卷老师的操作标准
1、看立意
一看你能否化大为小,从小题材、小问题落笔,通过引申发挥,揭示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主题。
二看你能否对材料作深入的挖掘,从中产生独特的见解,发“前人之未发”,道“同学之未道”。
2、看“深刻”技法的运用
回答了“是什么,有什么”更要回答“为什么,怎么办”
会用内外因果法去分析问题
会用辩证法去分析问题
3、看能否贴近现实、反映生活,使阅卷老师产生共鸣;三、立意深刻的三种技巧
;叙述、议论性材料:
1、抓关键:对象、话题、事件、观点
2、提问:你怎么看?(谁对谁错?赞成还是反对?有什么启示?反映了什么问题?……)
答问:表明态度
3、再问:为什么?怎么办?
再答:确定中心论点
;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日常生活中,各种仪式几乎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祭拜祖先有仪式,婚丧嫁娶有仪式,毕业典礼有仪式,就连买了一本新的笔记本在封面上郑重地写下一行字,也可算是一种仪式。
有人认为,仪式有着稳定的流程,确定的意义,不可轻易改变;也有人认为,仪式是应生活而产生的,跟不上时代步伐就理应改变;还有人认为,生活节奏这么快,时间这么紧张,仪式应该除去,要把精力投入到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一、抓关键:仪式,三个并列的观点
二、提问:你如何看?(赞成哪一个观点?)
三、答问:
1、仪式不能(能)除去。
2、仪式不能(能)改变。
四、再问:为什么?怎么办?
五、再答:
1、仪式只是形式,仪式背后所寄托的情义、所蕴含的文化、所代表的态度等,才是本质。(如清明节焚香、酹酒祭拜祖先的仪式,寄托的是缅怀逝者、敬重祖先的情怀,蕴含的是慎终追远、不忘根本的传统文化。)
2、随着时代的发展,仪式的履行形式和具体流程会有所变化,但其内涵却不会改变。(比如,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清明节时不少人选择在网上祭祖,虽然清明节祭祖的形式变了,但对于先人的怀念、对于文化的传承的本质没有变,也不该变。);祛官话 说“人话”
《人民日报》日前公开征集“最反感的官话套话”,请公众为转变作风建言献策。此举引发社会强烈共鸣,网友纷纷吐槽,“贡献”出官场上常见的空话、套话,“高度重视”“亲自过问”“现场指挥”“积极、及时、立即、确保”等。
为什么这些“官话套话”让群众热议反感呢?是因为这些“官话套话”,表面上看是“语言艺术”,实际上折射出某些党政机关里的“假大空”现象,是一种不负责的表现,是不求实效的空洞之词。(是什么?为什么?)
“官话”的背后,是难以服众的虚假之词。古语说,木不钻不透,话不说不知。无论是心里话还是敷衍话,无论是正经话还是玩笑话,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只要肯说、敢说、能说,内心深处的东西就再也难以隐藏。即使都是些漂亮话,也难以逃离群众的切实感受。
“官话”的背后,是不负责任的逃避之词。古人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字正腔圆的中国话,讲的就是要落地有声,吐口唾沫也要砸出个“坑”。但是有些“官话”却不切实际、大包大揽,敢说不敢做、敢作不敢当,嘴上抹油、巧舌如簧,百般狡辩、翻云覆雨,尽是些钻头不顾腚、涂脂抹粉的表面文章。; 《弟子规》告诉我们:“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说话要恰到好处,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绝对不说,立身处世应该谨言慎行,谈话内容要实事求是。2012年12月19日晚,王岐山在出席美国商贸团体主办的晚宴上发表的一次演说,没有一句套话空话,他的坦率、真诚和幽默风趣,折服了到场的美国政商界人士,在近20分钟的脱稿演讲中,多次赢得全场掌声与笑声。王岐山没有一句“官话套话”,正是体现了“惟其是,勿佞巧”,体现了一个国家领导人务实、高效的从政作风。(怎么办?)
讲话是一种艺术,需要技巧,但这种技巧不能异化成“花言巧语、胡言乱语、大话套话”,要尊重科学、尊重规律,祛除“官话套话”的土壤,让“说人话”成为正道!;思考评点
这是一篇内蕴丰厚、思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