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花淘尽英雄题库.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0— 浪 花 淘 尽 英 雄 罗安东 任锡钧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题记 万里长江滚滚东流,经过了千百年的沉淀积累,孕育出了一个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石首市大垸镇。 勤劳的大垸人民,祖祖辈辈在这块土地上辛勤的劳作,将人民大垸建成了美丽的家园。在这极其平凡的土壤中,却产生了一种极令人起敬的现象——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里短短的几年中,这个拥有五万多人口,版土面积140平方公里的沃土上,涌现出了四位抗洪抢险英雄。 这四位英雄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当他的岗位需要他(她)献身时,他(她)们都是同样的选择——义不容辞!并且,他们还有一个奇特之处,他们的献身,都与养育他们的“水”相关。是“水”哺育了他们,然而,当“水”影响到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时,为了抵抗“水”的灾祸,他们同“水”进行了殊死的搏斗,最终从容淡定地献出了一切,直至自己宝贵的生命!他(她)们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将流芳千古。 抗洪抢险英雄——梁大荣 梁大荣,1944年9月初8出生在大垸镇天星堡村4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8岁时在本村读私塾,1954年,因家乡遭遇特大洪灾而辍学,后又断断续续读私塾至小学。13岁时其父送他从师习武练功,15岁就开始在生产队参加劳动。 1962年,刚过完18岁生日的梁大荣当上了生产队里的民兵排长。别看他年龄不大,还只算是一个毛头小伙子,但是从他身上可以看到一个男子汉的阳刚和骨气,他上进心强,责任感重。他经常带领本小队的基干民兵(本队的青年男女社员),一边积极投身于队里的生产劳动,一边扎扎实实地参加上级组织的民兵训练。1963年,他被评为“人民大垸区优秀民兵排长”。 1964年,梁大荣担任生产队水利队长。顾名思义,所谓水利队长,其职责就是带领社员们从事农田水利、堤防加固等建设,是一份很艰辛的工作。汛期一到,他第一个带劳力到长江大堤上去防汛;冬春季节,农田活路少,农民们则要投入到堤防加固、沟渠疏洗、农田改造等水利工程,无论是在本地挖沟修渠,还是在外地挑堤修路,他总是日以继???带领社员战斗在劳动第一线。所以,一般人都认为这是件吃亏不讨好的苦差事,而不愿意担任水利队长。然而,梁大荣不这样想,他总是甘心为群众奉献,吃苦在前,不图享受,这就是他的为人之道和工作风格。 1965年12月,梁大荣被群众推选为朝阳大队(天星堡村原名)第4生产队队长。此刻,他感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两百多人的吃饭穿衣的大事都落在了他的身上。4生产队是一个以种棉为主,棉稻兼作的地区。平日里忙了水田忙旱地,收成却不太理想。粮食不能自给,经济收入也不太高,朝阳大队在江北地区是有名的后进单位。当时的新厂(大)公社流行一句话:乱团结,死朝阳,合建鬼,葵花大队扯后腿(团结,现大垸镇丁家垸和东堤港村;合建,现大垸镇古长堤村;朝阳,现大垸镇天星堡和潭子拐村;葵花,现新厂镇葵花村)。 为了改变社员们缺少粮食的困境,梁大荣带领社员们日夜奋战,用了一个冬季的时间,男女劳动力肩挑车推,将30多亩低产旱地改为水田。第二年,水稻喜获丰收,从此,全队200多号人口的口粮问题有了基本保障。 因为他时时刻刻为社员着想,心中始终装着生产队这样一个“大家”,所以深受社员们爱戴,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党支部认为他作为建党积极分子的条件已经成熟,于1966年8月,被吸收为了中国共产党党员。 1969年,担任朝阳大队民兵连长的梁大荣,时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出色完成本职工作,积极配合党支部交办的中心工作。当年,在大垸区组织的民办训练中,他所带的连队以优异的成绩夺得第一名,被区委、区武装部授予“模范民兵连”。 1970年,梁大荣以高票当选为任朝阳大队党支部书记。26岁的他成了全大队一千多人口的当家人。怎样让这一千多号人口过上幸福生活,这成了梁大荣日思夜虑的心头大事。 时间跨入到1985年,“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进一步得到贯彻。一直为带领乡亲们致富奔小康而苦苦思索的梁大荣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穷则思变,合作乡(原合作公社,今大垸镇焦家铺办事处辖区)的群众建房需要用砖瓦必须到20多公里外去购买,运费也比较高,我们大队可以建一个轮窑厂啊,既方便群众,又可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这不是两全其美吗!他的想法一形成,就和几位大队干部和老党员商量,他们各持意见…… 他的工作作风是雷厉风行、说干就干。第二天一大早,他兴冲冲地来到乡政府把他自己的想法向陈新学书记(时任大垸区焦家铺乡党委书记)作了汇报,这位陈书记的答复是:“你要办窑厂,你的资金在哪里?技术在哪里?销路在哪里?”面对这位陈大官人的三个“在哪里”,梁大荣的倔强劲头上来了,他当即向陈书记说:“陈书记你不表态我自有办法。窑厂要是办不起来,我宁愿将自己的人头挂在乡政府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