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毛概:按生产要素分配
从按劳分配到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既是我国分配制度的伟大变革,也是我国分配理论的重大创新。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和原则的确立,对于重新认识剥削和私有制的关系,对于保护私人财产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那么,又如何理解按生产要素分配呢?;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社会根据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和劳务生产过程中的投入比例和贡献大小给予的报酬,即要素所有者的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生产要素既包括劳动要素,也包括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等非劳动要素。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实质也是“按贡献分配”;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价值基础是什么;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的意义;?1·如何看待剥削和私有制;*;(1)剥削的定义;*;但马克思的剥削概念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而“剩余价值”乃至全部价值并非都是由工人的劳动创造的,其中也有非劳动要素所做的贡献。假如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共同创造了剩余价值,并根据各自的贡献,得到了各自相应的份额,那就没有剥削。; 当然,即使承认非劳动要素参与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创造,也不能排除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部分或全部被资本家或其他非劳动要素所有者所无偿占有。马克思当年所揭示的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在非劳动要素参与价值创造的前提下仍然是可能的。;(2)以要素贡献为基础的非劳动收入不等于剥削;?(3)剥削与私有制没有必然的联系;(4)消灭剥削并不一定要消灭私有制;?2·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是保护私有财产的理论依据;三难六乱; 然而,仔细分析便不难得知,人们之所以痛恨和诅咒私有制,并不在于私有制本身,而在于人们赋予私有制的一个似乎是与生俱有的属性——剥削。;*;*; 只要我们全面地把握按贡献分配的思想,把价值的创造和价值的分配统一起来,把非劳动收入和剥削区分开来,把剥削与私有制区分开来,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与保护私有财产就会顺理成章,消灭剥削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就会并行不悖,我们就能够打破传统观念和思维模式对人们的束缚,使保护私有财产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从而为非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扫清思想上、理论上的障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