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成剑林; 1.供暖设计热负荷的计算,主要是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的计算及修正耗热量的计算。
2.供暖设计热负荷与热负荷的区别。 ;第一节 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供暖系统热负荷的意义;第一节 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第一节 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第一节 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建筑物或房间的得、失热量的确定 ;得热量: ;注: ;注: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建筑物或房间的得、失热量的确定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注:;第一节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第二节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一、室内计算温度tn;冬季室内温度标准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19-2003) 规定;《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 规定;《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规定;二、供暖室外计算温度tw; 采用热惰性原理; 采用不保证天数方法的原则;我国供暖室外计算温度值的确定原则 ;《暖通规范》附录;《暖通规范》附录; 三、温差修正系数a值 ;1—供暖房间 2—非供暖房间;三、温差修正系数a值;温差修正系数α值 ;温差修正系数α值 ;四、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值;四、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值;1.匀质多层材料(平壁)的传热系数K值;;附录1-3;附录1-4;2.两向非匀质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值;2.两向非匀质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值;3.空气间层传热系数K值;3.空气间层传热系数K值;3.空气间层传热系数K值;4.地面的传热系数 ;4.地面的传热系数的近似计算方法;贴土非保温地面;地面传热地带的划分;非保温地面的传热系数和换热阻;贴土保温地面;铺设在地垄墙上的保温地面 ;五、围护结构传热面积的丈量;;五、围护结构传热面积的丈量;五、围护结构传热面积的丈量;;回顾;第三节 围护结构的附加(修正)耗热量;一、朝向修正耗热量;一、朝向修正耗热量;一、朝向修正耗热量 ;一、朝向修正耗热量;二、风力附加耗热量;三、高度附加耗热量;通过围护结构的总耗热量;第四节 围护结构的 最小传热阻与经济传热阻;第四节 围护结构的 最小传热阻与经济传热阻;第四节 围护结构的 最小传热阻与经济传热阻;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的确定;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的确定;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的确定;第八节 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与经济传热阻;第八节 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与经济传热阻;匀质多层材料组成的平壁围护结构的D值计算;例题1-1;例题1-1;例题1-1;例题1-1;建筑围护结构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第四节 冷风渗透耗热量 ;影响冷风渗透耗热量的因素;计算冷风渗透耗热量的常用方法;一、按缝隙法计算多层建筑的冷风渗透耗热量;每米门窗缝隙渗入的空气量L(m3/m.h); 经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总空气量 ;渗透空气量的朝向修正系数n ;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冷风渗透耗热量Q2 ′ ;二、用换气次数法计算冷风渗透耗热量 ——用于民用建筑的概算法;概算换气次数;缝隙法与换气次数法的比较;三、用百分数法计算冷风渗透耗热量——用于工业建筑的概算法;渗透耗热量占围护结构总耗热量的百分率;第五节 冷风侵入耗热量;冷风侵入耗热量的经验计算法;;注意事项;第六节 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例题 ; [例题1—1] ;;已知条件;已知条件;计算步骤;计算步骤;校核顶棚传热阻;根据已知条件及查得数据值:tn=18℃, t w.e =–15 ℃ ,a=0.9, Δty=4.5 ℃ , R0=0.115 得 :;(1)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Q1′计算全部计算列于表中。围护结构总传热耗热量Q1′=25268W。
(2)冷风渗透耗热量Q2′的计算。北京市的冷风朝向修正系数:东向n=0.15,西向n=0.40 。对有相对两面外墙的房间,按最不利的一面外墙(西向)计算冷风渗透耗热量。
在冬季室外平均风速vpj=2.8m/s下,单层木窗的每米缝隙的冷风渗透量 L=2.88m3/(m·h)。西向六个窗的缝隙总长度为6×13=78m。总的冷风渗透量V等于: ;外门冷风侵入耗热量Q3′的计算
可按开启时间不长的一道门考虑。外门冷风侵入耗热量为外门基本耗热量乘 65%,即 ;101房间供暖设计热负荷总计为;第九节 高层建筑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第十节 建筑热工 ;1.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及设计要求;建筑气候分区与热工设计要求 ;2.建筑物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建筑物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窗墙比 ;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铸铁散热器的散热方式 :;;一、低温辐射供暖负荷的计算 ;;第八节 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