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固定进展选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固定进展选编

骨折内固定进展;;;2002.5 AO Reference Center (China);历史考证 在19世纪上半叶,骨科手术总是摆脱不了感染的困扰,只有在极其良好的条件下,才能进行骨的手术。1828-1850年,欧美的Rodgers、Cheesman和Béranger-Féraud等人开始用银丝对肱骨和股骨进行缝合和环扎固定。1870年Béranger-Féraud出版了《Traité de l’ immobilisation direct des fragments osseux dans les fractures》一书,总结了当时大量的骨折手术治疗病例。;历史考证 随着Pasteur物理消毒法的出现,1867年,Joseph Lister发明了化学消毒剂-经过20多年,外科无菌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骨科内固定手术的发展创造了基本的条件。 1875年-Franz Konig首次报道使用螺丝钉固定骨折。 1886年-Carl Hansmann在汉堡首次报道使用金属接骨板螺丝钉固定骨折。 1907年-Albin Lambotte首次介绍了“骨折接合术”(Osteosynthesis)这一新名词。 1907年-Fritz Steinmann开始使用Steinmann钉治疗骨折 1927年-Martin Kirschner开始使用Kirschner针(克氏针)治疗骨折 1931年-Fritz Konig出版了《Operative Chirurgie der Knochenbrǖche》一书。 1938年-Robert Danis使用丝攻和皮质骨螺丝钉对骨折进行加压双皮质固定。 1939年-Gerhard Kǖntscher首次报道使用V形髓内钉治疗骨折,并在俄芬战争中大量使用。 1941年-三叶草形截面的Kǖntscher髓内钉(梅花针)面世。 1942年- Gerhard Kǖntscher出版了《Technique of Intramedullary Nailing》一书。 1950年- Robert Danis出版了《骨折固定的理论和实践》 1958年-瑞士AO小组成立。 1960年-AO首次提出骨折治疗的四个基本原则。 ;AO骨折治疗原则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和五十年代,尽管在骨折内固定领域出现一些优秀的发明家和技术创新,但是对于如何进行手术治疗并没有标准的“ 法则”。大多数的长干骨和关节骨折往往由于骨折病、关节强直、畸形、创伤性关节炎和感染而导致病人肢体残废。 AO原则的出现,在当时首次为骨折的治疗确立了标准,获得了相对较为满意的临床结果,所以被大多数骨科医生所接受。;传统的AO骨折治疗原则-1960 解剖复位与重建 骨片加压与坚强固定 保留骨的血运 早期无痛活动;;绝对稳定 / 坚强固定;绝对稳定 / 坚强固定;绝对稳定 / 坚强固定;绝对稳定 / 坚强固定;绝对稳定 / 坚强固定;绝对稳定 / 坚强固定;绝对稳定 / 坚强固定;绝对稳定 / 坚强固定;绝对稳定 / 坚强固定;绝对稳定 / 坚强固定;绝对稳定 / 坚强固定;绝对稳定 / 坚强固定;绝对稳定 / 坚强固定的骨愈合;绝对稳定 / 坚强固定;22例股骨干粉碎骨折使用钢板内固定 内固定失败: 37% 的病例 术后无保护负重和股骨内侧骨皮质粉碎或缺损 Tong GO, Lim SL.(Ann Acad Med Singapore 1982 Apr;11(2):142-4);绝对稳定 / 坚强固定的问题;典型病例;典型病例;典型病例;典型病例;典型病例;绝对稳定 / 坚强固定的问题;问题原因分析;问题原因分析;生物性骨结合术 Biological Osteosynthesis;生物性骨结合术的(BO)概念;生物性骨结合术(BO)概念回顾;生物性骨结合术(BO)概念回顾;1988年,Johnson报道 5 例股骨远端4部分粉碎性关节内骨折的病例。使用直接骨折复位方法整复关节面,间接整复干骺端骨块。X 线片平均愈合时间2.9个月,患者肢体功能优良。 1989年,AO的 Gerber,Mast ,Ganz 等人首次发表了使用间接复位技术的文献报道。这种技术特别适合于无法进行髓内钉固定的粉碎性关节和关节周围骨折。主要通过牵引技术达到骨折复位,从而能最大程度降低直接暴露和肌肉的剥离。首先使用骨片间加压螺钉重建关节面骨折块,然后跨越骨折区域固定于骨干部。 ;生物性骨结合术(BO)概念回顾;生物性骨结合术(BO)概念回顾;内固定器(Internal Fixator)的固定模式是目前认为较为理想的用于MIPPO的内植入物。实际上可以想象为是外固定支架的一种衍生变型。;绝对稳定 / 坚强固定 ; 骨及其周围软组织的生物环境 骨折内固定的稳定性 如果通过M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