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讲 地球的运动——公转;[动漫演示更形象 见课件光盘];4.轨道与速度;[温馨提示]; 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含义
地球公转轨道平面(即黄道平面)同 的交角。目前,其大小是 。 ; 3.如何区分春、秋分日?
答案: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进入北半球经过赤道时的节气为春分日;太阳直射点由北半球进入南半球经过赤道时的节气为秋分日。;1.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纬度变化:由 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季节变化:;3.四季更替和五带
(1)成因:;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黄赤交角的存在以及地球公转时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如下图)。; (2)五带的划分: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5个温度带,回归线的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极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如下图所示:;2.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 [例1] 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为23°31′,下列现象中不会出现的是 ( )
A.北极圈的度数变为66°29′
B.地球上太阳光直射的范围增大
C.地球上出现极昼极夜的天数增加,范围增大
D.地球上温带范围减小; [解析] 黄赤交角的存在及其大小,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移动范围。若黄赤交角由现在的23°26′变为23°31′,就会导致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由23°26′变至23°31′,所以太阳直射的范围会增大。晨昏圈平面是永远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因而南、北极圈的度数=90°-回归线纬度数,所以黄赤交角(其度数与回归线纬度数相等)增大,致使南、北极圈度数变小,也就使极圈内范围增大,即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增大,但黄赤交角的大小变化不影响地球公转的周期,故极昼极夜的天数不变。热带、寒带范围增大,温带范围减小。
[答案] C;昼夜长短的变化及计算 ;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如下图所示: ;(1)根据某纬线的昼弧或夜弧特点进行计算。
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
(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特点进行计算。
地方时正午12时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份(如下图所示):; (3)根据纬度的分布特点进行计算。
①同纬度各地的昼长相等,夜长相等。
②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的夜长(昼长)相等。例如,40°N的昼长等于40°S的夜长。; [温馨提示]
(1)太阳直射某地,该地不一定昼最长夜最短,北半球各地夏至日这一天昼最长,南半球各地冬至日这一天昼最长。
(2)昼变长夜变短不等于昼长夜短,如北半球昼变长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但其可能直射南半球,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昼变短夜变长与昼短夜长亦是同样道理。
(3)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高,地球上各地昼夜相差越大,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越大。
(4)同一纬线上各地同一天的昼夜长短相等(日出、日落地方时也相同);同一纬线的昼夜长短在一年中有两个日期相同(除二至日),且这两个日期近似关于二至日对称。 ; [例2] (2011·江苏高考)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回答(1)~(2)题。;(1)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2)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 ( )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获取和解读信息];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和应用;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春秋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3)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
热带范围内,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值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逐渐增大,从23°26′增大到46°52′;温带范围内,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值均为46°52′;寒带范围内,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值由极圈向极点逐渐减小,从46°52′减小到23°26′。
(4)一个地区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
赤道地区为23°26′,热带地区为(当地纬度+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QC活动用纸的写法[教3].ppt
- 高考地理复习:突破地理思维模式之利用图表信息(问题归纳方法总结示例分析提升演练,27页,含解析).doc
- 高等数学上册解答.doc
- 高考数学回归课本教案排列组合和概率.doc
- RCSI3.0—chap3.1—IDS基础知识.ppt
- 高考数学必胜秘诀8-圆锥曲线.doc
- 高考作文命题特点和有效教学.doc
- 高考模拟题试卷[E卷].doc
- review2中职英语基础模块1复习2.ppt
- RFIC设计基本概念.ppt
- 2024年江西省高考政治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pdf
- 2025年四川省新高考八省适应性联考模拟演练(二)物理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2025年四川省新高考八省适应性联考模拟演练(二)地理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2024年内蒙通辽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 2024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 (一模)长春市2025届高三质量监测(一)化学试卷(含答案).pdf
- 2024年安徽省高考政治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pdf
- (一模)长春市2025届高三质量监测(一)生物试卷(含答案).pdf
- 2024年湖南省高考政治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 2024年安徽省高考政治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