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的及谐之道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当今的争论;作;“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认识论困境基于“主——客”二分的观念构架;解决认识论困境在于区分存在与存在者;“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庄子·齐物论》:“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中国传统思想中,具有与二十世纪西方最前沿思想相暗合之处。更独特的是,中国传统思想是以“和”来说明事物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的;《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易传》: ;天人感应是一个和谐系统的的自我调节。所以它是一种和谐存在论。;“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作;宇宙生成论相信宇宙是通过自身的力量生成的。它模拟人类生育、种族繁衍的方式,说明宇宙的产生与演化过程。;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成大业。;;“以他平他谓之和”;和是多样性的统一,同是重复性积累。只有通过不同事物的结合才能产生出不同的新事物。多元和差异本身就具有一种生成能力;阴阳五行等于多样性的统一;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中国哲学并不回避万物之间的对立,但他们不认为对立和斗争促进了事物的成长和发展,他们关心的是如何消除万物之间的冲突和对立,而使万物之间保持和谐状态。;丛林法则;作;﹃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协;在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和”同样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方式。将个人纳入到祖先与后代的历史延续性之中,使个人承担起家、国的责任。;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吾幼。圣合其德,贤其秀也。凡天下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和谐作为方法:步骤;就是把家庭中以血缘情感为基础的关系处理模式推广到整个社会,形成整个社会以“善”为基础,以“德”为取向的社会总体秩序。; 中庸理性:从“仁爱”方法中提升、概括出一种观念与行为原则,即和谐方法所内含的原则,我们可以称为“中庸理性”。
中庸理性要求行动者不光是从自己角度出发,还要以交往他方的观点来看事物,推己及人,谋求整个行动体系有关各方的最大收益。;案例:亲亲相隐;小结:从“亲亲相隐”看传统和谐之道的当代意义
;亲亲相隐与和谐之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专业工程进度汇报模板.ppt
-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和培养途径课件.ppt
-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ppt
- 不对称短路计算方法.ppt
- 上海绿城玫瑰园—广告策划竞标稿.ppt
- 专业思想—职业生涯设计.ppt
- 专升本计算机基本知识点.ppt
- 专利剖析TDA培训演示课件.ppt
- 专题11: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改造.ppt
- 专题1先秦经济思想.ppt
- 第18讲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docx
- 第15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
- 第13课时 中东 欧洲西部.doc
- 第17讲 第16 课三国鼎立.docx
- 第17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带解析.docx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9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试卷文含解析.docx
- 山西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5课时企业与劳动者教案.docx
- 第16讲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带解析.docx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