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3.1控制电位库仑分析法原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6.4.3.1控制电位库仑分析法原理.ppt

第16章 电解与库仑分析; 库仑分析法(coulometry)是在电解分析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它不是通过称量电解析出物的重量,而是通过测量被测物质在100%电流效率下电解所消耗的电量来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定量依据是法拉第定律。 电重量分析法比较适合高含量物质测定,而库仑分析法即是用于痕量物质的分析,仍然具有很高的准确度。库仑分析法,与大多数其它仪器分析方法不同,在定量分析时不需要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是电量对化学量的绝对分析方法。;16.2 电解分析的基本原理; IUPAC定义,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为阳极,而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为阴极。也就是说,电解池的正极为阳极,它与外电源的正极相连,电解时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电解池的负极为阴极,它与外电源的负极相连,电解时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16.2.2分解电压和析出电位 ; 很明显,要使某一物质在阴极上析出,产生迅速的、连续不断的电极反应,阴极电位必须比析出电位更负(即使是很微小的数值)。同样,如在阳极上氧化析出,则阳极电位必须比析出电位更正。在阴极上,析出电位愈正者,愈易还原;在阳极上,析出电位愈负者,愈易氧化。通常,在电解分析中只需考虑某一工作电极的情况,因此析出电位比分解电压更具有实用意义。 如果将正在电解的电解池的电源切断,这时外加电压虽已经除去,但电压表上的指针并不回到零,而向相反的方向偏转,这表示在两电极间仍保持一定的电位差。反应方向刚好与电解反应的相反。可见,电解时产生了一个极性与电解池相反的原电池,其电动势称为“反电动势”(E反)。 ;该电池上发生的反应是: 负极: Cu-2e→Cu2+ 正极: O2+4H++4e→2H2O 因此,要使电解顺利进行,首先要克服这个反电动势。至少要使 =E反 才能使电解发生。而 E反=φ阳平-φ阴平 可见,分解电压等于电解池的反电动势,而反电动势则等于阳极平衡电位与阴极平衡电位之差。所以对可逆电极过程来说,分解电压与电池的电动势对应,析出电位与电极的平衡电位对应,它们可以根据能斯特公式进行计算。 ;16.2.3 过电压和过电位; 过电位可分为浓差过电位和电化学过电位两类.前者是由浓差极化产生的,、后者是由电化学极化产生的。电化学极化是由电化学反应本身的迟缓性所引起的。一个电化学过程实际上由许多分步过程所组成,其中最慢一步对整个电极过程的速度起决定性的作用。在许多情况下,电极反应这一步的速度很慢,需要较大的活化能。因此,电解时为使反应能顺利进行,对阴极反应而言,必须使阴极电位比其平衡电位更负一些;对阳极反应而言,则必须使阳极电位比其平衡电位更正一些。这种由于电极反应引起的电极电位偏离平衡电位的现象,称为电化学极化。电化学极化伴随产生过电位。表16-1是一些物质的过电位。;16.2.3 过电压和过电位; (1) 电极材料和电极表面状态: 过电位的大小与电极材料有极大关系。例如,铅电极上氢的过电位为1.09V,汞电极上为1.14V,锌和镍电极上为O.747V,而铜电极上为0.584V。过电位的大小也与电极表面状态有关。例如,在上述条件,氢的超电位在光亮铂片上为0.068V,而镀铂黑电极上为0.030V。正是利用了氢在汞电极上有较大的过电位,使一些比氢还原性更强的金属先于氢在电极上析出,因而消除氢离子的干扰。这也是汞作极谱电极的优势之一。 (2)析出物质的形态: 一般说来,电极表面析出金属的过电位很小的,大约几十毫伏。在电流密度不太大时,大部分金属析出的过电位基本上与理论电位一致,例如,银、镉、锌等。但铁、钴、镍较特殊,当其以显著的速度析出时,过电位往往达到几百毫伏。如析出物是气体,特别是氢气和氧气,过电位是相当大的。例如,在酸性介质中,在光亮铂阳极上,电流密度为20mA/cm2时,氧的过电位比较小,而在碱性介质中则高达1.4V。可见介质也有大的影响。 (3)电流密度: 一般说,电流密度越大,过电位也越大。见表16-1。 (4)温度: 通常过电位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例如,每升高温度10℃,氢的过电位降低20~30mV。;16.2.4电解析出离子的次序及完全程度 ; 通常,对于分离两种共存的一价离子,它们的析出电位相差在0.30V以上时,可认为能完全分离;两种共存的二价离子,它们的析出电位相差在0.15V以上时,即达到分离的目的。这只是相对的,如果要求高,这个析出电位差就要加大。 在电解分析中,有时利用所谓“电位缓冲”的方法来分离各种金属离子。这种方法就是在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