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审美视域下“盖头”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身体审美视域下“盖头”分析.doc

PAGE  PAGE 4 身体审美视域下“盖头”分析   摘 要:盖头是新娘在婚嫁中用以遮面蒙首的红色方巾,除了作为一种与外界隔离的保护屏障出现在各种仪式之中,随着当代身体美学的兴起,对盖头的解读也出现了多种阐释。本文将从盖头的原初意义出发,在身体的审美视域下来进一步揭示盖头从实用功能,到遮羞作用,再演变为一种审美活动的因素来满足人们的需要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盖头;审美;身体;羞感   一、“盖头”的起源及演变   “盖头”的起源乃是一则神话,即伏羲女娲兄妹二人为了人类的延续,在结为夫妻之时甚感羞愧,于是结草为扇,以障其面。新娘以盖头蒙其首的习俗起源于汉魏,唐杜佑《通典》卷59载:“自东汉魏晋以来,时或艰虞,岁遇良吉,急于嫁娶,乃以纱?e蒙女首,而夫氏发之,因拜舅姑,便以成妇。使六礼悉舍,合卺复乖。”   从“草扇障面”到“红盖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阶层,“盖头”这一婚俗道具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内涵意义,随着它所处的当时的文化政治需要经历了从实用到遮羞再到装饰审美的一系列变迁。   二、盖头的功能   (1)实用功能   农业文明的产生造就了我国一些传统习俗的形成。“靠天吃饭”对于以农耕为主的百姓来说,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所以,对于太阳的喜爱敬畏,初民用红色代替太阳,成为喜庆、吉祥的象征,所以,新娘子的红盖头就预示着在今后的婚姻生活中红火顺利。   虽然盖头包含着百年好合、明媒正娶的涵义,但它作为一种文化区隔,其背后掩盖着隐含的、规定性的社会秩序,是男尊女卑观念的宣泄,苛刻的道德伦理直接剥夺了女性的话语权,使她们处于失语的状态下。但是,在男权社会日益残酷的情况下,他们并不满足于仅仅在思想、精神、意志上完成对女性的控制。而身体是思想的载体,是意志的存在物,是可触摸有质感的活生生的可见的,于是,社会开始把这种约束延伸强加到女性的身体上。盖头,以巾蒙其首也,未尝不是对女性身体的一种禁锢与监控,剥离了她们与外界接触、交流的机会,使她们只能依附于男性,被定位在生产、生育的领域。   (2)遮羞功能   舍勒在《论害羞与羞感》中认为羞感产生的基本条件是“人的不平衡和不和谐”,同时,由于人类自身所拥有的较高等级的自我意识和较低等级的本能直觉的碰撞冲突,也会产生羞感。但是应该注意到,羞感的特质在于真正的害臊是冲着自己的,这是一种意向的转变,反观自我,突然袭来,属于自我感觉的范围,舍勒称之为“转回自我”,也就是说,当我们的感觉从对外界的意识转向对自身的意识后,羞感才会产生。   就“盖头”本身而言,原无象征意义,但是新娘子在仪式的准备过程中,将自己置入整个嫁娶氛围之中,这时,新娘子的身体是作为个体被凸显在环境之中。当新娘自己也觉察到这点后,她的自我意识开始从对环境的喜悦紧张的氛围中抽回来,有意识的关注自身,完成“转回自我”,羞感便自此产生。所以,羞感是人的天性的保护伞,是身体的遮盖物,反过来也可以说,盖头只是羞感的结晶和它在人造躯体上的象征化。   (3)审美功能   舍勒在《论含羞与羞感》中认为羞与美常常是一对孪生出现的现象,由于身体上的一些优点和美使得生命自身感到高贵,羞感也就产生,而“美”也伴随着出现,因羞而美,因美生羞。   其实,对女性羞怯美的贪恋是人类的普遍天性。从男性角度讲,盖头尤具有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诱惑感,它使人“预感到”即将来临的美丽而且善良的品质,但因隔着盖头这一层朦胧面纱,近在咫尺却无法触及,让神秘的感情半明半暗,愈能加强人们对美的好奇与遐想。   中国对女性之美注重娇羞,娴婉。唐王建《宫中调笑二首》其一有“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同年代的韦庄《女冠子》有“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宋柳永《荔枝香》曰“素脸红眉,时揭盖头微见”,形象地写出了在掀开盖头的那一瞬间,突然暴露无遗的羞涩使新娘愈发显得娇滴美艳、我见犹怜、楚楚动人,使对方在心理上获得了一种强烈的审美快感,满足了人们对女性定位的审美需求。   盖头不仅是女子婚嫁时必备的装饰之物,在朦胧之间增强了女性魅力,成为一种视觉与心理的饕餮享受,而且盖头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又潜隐着不容置疑的社会秩序与对自我的本能保护欲望。总之盖头的产生与出现,反映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生活环境需求、政治文化习俗、审美价值观念。同时,盖头以其独有的文化魅力和审美内涵,历经千年的传承与演变,??中国服饰文化史上树立了鲜活动人的不朽形象。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思?舍勒著,林克等译,刘小枫主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金慧敏、汪民安主编.[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