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青龙河流域天然野皂荚灌木林调查及其培育应用.docVIP

辽西青龙河流域天然野皂荚灌木林调查及其培育应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辽西青龙河流域天然野皂荚灌木林调查及其培育应用.doc

PAGE  PAGE 5 辽西青龙河流域天然野皂荚灌木林调查及其培育应用   摘要:指出了野皂荚耐干旱、贫瘠,主要生长分布在河北、山东、河南、山西等华北地区。2012年,青龙河自然保护区与北京林业大学等相关单位对青龙河流域内自然资源进行了科学考察,结果发现了野皂荚片状灌木林,刷新了辽宁省植物分布的新纪录,具有重大生态和科研价值。   关键词:野皂荚;灌木林;特性;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S7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16   1基本情况   凌源青龙河流域位于辽宁省最西部,与河北平泉、青龙,葫芦岛的建昌接界,处于北温带半湿润向半干旱区域过渡地带。近10年平均降雨量468.5 mm,年均蒸发量为1974.3 mm。青龙河流域因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已于2005年批建为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自然保护区批建总面积69911.2 hm2,森林覆盖率达到69.6%。天然林总面积占有林地总面积的70%以上,保护区内地带性植被以天然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Fisch. ex Turcz.)林为主,阴坡沟谷分布的天然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林和阳坡生长的天然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Linn.) Franco)林是保护区的两大显著特点。   2012年,青龙河自然保护区与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局规划设计院一起对保护区内的资源进行系统科学考察,共发现维管束植物(不包括农作物)110科384属774种,对比《辽宁植物志》中的记载,发现2种植物为辽宁省植物分布的新纪录,分别为蒙古荚迷(Viburnum mongolicum Rehd.)和野皂荚(Gleditsia hetrophylla Bge.),后者为片状灌木林,为掌握野皂荚在本地生长的生物学特性,对其生长环境因子等进行了调查。   2现状调查   (1)环境因子调查:在标准地内调查海拔高度、坡向、坡度、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土壤质地等。   (2)灌木调查:每块标准地设置两块10 m×10 m的样方,进行灌木调查,记录灌木种类、株数、平均高、盖度等。   (3)草本调查:每块标准地调查5个2 m×2 m样方,调查植被品种、高度、盖度及分布状况等。   3调查结果   天然野皂荚(G.heterophylla Bunge)灌木林???位于前进乡石门沟,东经119°7′41″、北纬40°53′21″,林龄20年,小班面积2 hm2,海拔600~640 m,阳坡,石灰岩母质,土层厚度5~30 cm,位于山的上腹,立地条件较差。   野皂荚,豆科皂荚属,小枝灰绿色,幼枝密生段柔毛,皮孔褐色,小叶全缘,荚果5.5 cm,含2~3粒种子。株数为64500株/hm2,高度1.5~3 m,盖度80%:其它灌木有荆条(Vitex negundo var. heterophylla)、小叶白蜡(Fraxinus bungeana DC.)、绣线菊(Spiraea trilobata L.)等总株数57800株/hm2,高度0.2~1.5 m。   草本4 m2内样方平均株数为:隐籽草(Cleistogenes serotina (L.) Keng)19株、翻白草(Potentilla discolor Bge.)21株、披针叶苔草(Carex lanceolata Boott.)7株、其它如野青茅(Calamagrostisarundinacea)、中华卷柏(Selaginella sinensis(Desv.)Spr.)、草瑞香(Diarthron linifolium Turcz)等数量较少,充分体现出北部半干旱植物特征。   4生态评价及特性   野皂荚为小乔木或灌木,耐干旱、贫瘠,主要生长分布在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江苏、安徽等地,在辽西青龙河流域的片状天然灌木林,体现出地带性植被由半湿润向半干旱地带过渡的特点,植物的多样性分布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科研价值。   喜光性和抗旱性:从调查看,野皂荚生长于阳坡,是影响改善小区域环境的主导因子,灌木林林相稳定,无病虫害发生,相对高大的野皂荚树冠、发达的根系及根瘤固氮菌,为林下草本和其它灌木的生长创造了最佳条件,保证了地面植被相对茂盛。土壤地表结构稳定,减少了蒸发量,更有利于植物度过极端干旱天气。   灌木的过渡性:青龙河流域,以半湿润气候为主,小叶白蜡在阴坡能长为乔木,在阳坡立地条件好的沟谷中下腹,只能长为灌木;青龙河流域以北,气候以半干旱为主,一些灌木如荆条、绣线菊、花木兰(Indigofera kirilowii maxim. ex Palibin)和胡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