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2013~2020年)选编
PAGE 52
附件2
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2013~2020年)
PAGE I
目 录
TOC \o 1-3 \h \u 一、总则 PAGEREF _Toc219003704 \h 1
(一)指导思想 PAGEREF _Toc219003705 \h 1
(二)基本原则 PAGEREF _Toc219003706 \h 2
(三)总体思路 PAGEREF _Toc219003707 \h 3
(四)范围与期限 PAGEREF _Toc219003708 \h 3
二、形势与挑战 PAGEREF _Toc219003709 \h 4
(一)治水成效 PAGEREF _Toc219003710 \h 4
(二)存在问题 PAGEREF _Toc219003711 \h 5
三、行动目标 PAGEREF _Toc219003712 \h 8
(一)总体目标 PAGEREF _Toc219003713 \h 8
(二)阶段目标 PAGEREF _Toc219003714 \h 8
四、主要任务 PAGEREF _Toc219003715 \h 10
(一)实施分区控制,优化社会经济布局 PAGEREF _Toc219003716 \h 10
(二)严格环境准入,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PAGEREF _Toc219003717 \h 12
(三)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确保饮水安全 PAGEREF _Toc219003718 \h 14
(四)推进环境综合整治,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 PAGEREF _Toc219003719 \h 16
(五)强化环境监管,提高水污染防治水平 PAGEREF _Toc219003720 \h 20
(六)加强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提升科学决策水平 PAGEREF _Toc219003721 \h 22
(七)创新机制体制,强化水环境管理 PAGEREF _Toc219003722 \h 23
五、重点工程 PAGEREF _Toc219003723 \h 26
(一)联合治水工程 PAGEREF _Toc219003724 \h 26
(二)饮水安全工程 PAGEREF _Toc219003725 \h 26
(三)水源保护工程 PAGEREF _Toc219003726 \h 27
(四)设施提效工程 PAGEREF _Toc219003727 \h 27
(五)亲水景观工程 PAGEREF _Toc219003728 \h 27
(六)数字监管工程 PAGEREF _Toc219003729 \h 28
(七)全民爱水工程 PAGEREF _Toc219003730 \h 28
六、保障措施 PAGEREF _Toc219003731 \h 28
(一)加强组织领导 PAGEREF _Toc219003732 \h 28
(二)明确部门分工 PAGEREF _Toc219003733 \h 29
(三)强化责任考核 PAGEREF _Toc219003734 \h 30
(四)加大资金投入 PAGEREF _Toc219003735 \h 31
(五)强化科技支撑 PAGEREF _Toc219003736 \h 31
(六)推进全民参与 PAGEREF _Toc219003737 \h 31
PAGE 31
为贯彻落实十八大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巩固珠江综合整治成果,深入推进我省水污染防治工作,进一步提升全省水环境质量,切实保障饮用水源和生态环境安全,促进我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加快建设幸福广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及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广东特色养水治水新思路,强化水环境保护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坚持以水环境承载力引导经济社会发展,以水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水污染防治工程提升水环境质量,以创新环境政策保障水环境管理,不断提高水环境精细化管理水平,确保全省水环境质量稳中有升,饮用水源高标准稳定达标,重污染流域水质持续改善,河流水生态系统逐步恢复,努力构建人水和谐新格局,提升生态文明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