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海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整理]海子

第一篇《初恋》: 它描写一个神秘的复仇者顺着河流漂泊,结果他携带的木箱里驯养的蛇诡秘地爱上千里外一条竹编的蛇,同时灌注了仇恨;使对方溜出玩具房咬死,咬死主人(亦即漂泊者的仇人)。蛇逃出木箱,要克服重重困难与竹编蛇相会,然而主人继续寻找杀父之仇的人。 乍看起来,这故事讲的是复仇者如何复仇,实际上并不是。因为自始至终,复仇者盲目地漂泊,徒劳地设定行动目标。他没想到的是自己的目标暗中遭篡改,改得面目全非。目标成了虚设的,而复仇者对此一无所知。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故事讲的是人类理性的盲目与无能,以及爱的原始欲望的超级威能。因为:理性想办到某件事(复仇),结果证明失败了;爱欲的原始力量在人类看来无法印证,具有盲目性,但实际上办成了理性所无能为力的复仇一事。如此看来,这篇小说主题就是揶揄人类理性和赞美爱的原始欲望。 第二篇《诞生》: 一个脸上有刀疤的男人用担麦的铁尖扁担参加抢水的械斗,结果被对手杀死;临死前的一瞬间,“他痛苦地意识到妻子分娩了”;结果果然。这个故事与《金瓶梅》所写的 HYPERLINK /doc/5416029.html \t /doc/_blank 西门庆的死与他儿子降生的诡秘对应,颇有几分相似,只是少了因果报应色彩,而仅强调时间上的衔接和死者的预感。问题在于:“痛苦地意识到”指什么意思?仅仅在于悲哀自己骨肉的失祜么?显然不是的。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强调干涸的大地萎缩了人的生存意义,降格为动物存活一般了。因此,结尾处那句“牛栏里那头沾泥巴的老黄牛的眼眶内也滑动着泪珠”,才能得到合理的诠释——连一头老畜生都懂得生与死的庄严性,而为主人感到既喜且悲;它喜的是一条生命诞生,悲的是人活不出自己本真的意义来。 第三篇《龟王》: 平原深处,一个孤独的老石匠暗地琢磨一个念头,终于花费五年光阴雕成无数乌龟,在龟王的带领下制止了一场洪水。人们将龟王埋下干涸的河道,从此不再发洪水。这很像某则中国关于“镇水”的民间传说,然而叙事意识的强调,又超越了那些民间传说。质言之,它实际上讲述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意义问题。恰如在愚公移山(《列子·汤问》)和浮士德填海(《浮士德》)的壮举里,人类找到自己活着的本真意义,老石匠也只有孤独地完成这件当时得不到别人理解的壮举,他才是有意义的。那只龟王,尽管海子并没有确指就是老石匠变形而色,但是我乐于这么想象它。 这个寓言还可以引申出其他意义,例如:艺术创造活动中艺术家的绝对孤独和死后哀荣(海子成名也属于“死后哀荣”),等等。这就是艺术创造的孤独命运,换言之也是艺术家的命运。另外,“石匠和龟王被忘记了”这句,也让会心的读者深深地反省:不肖子孙对于伟大前辈的健忘,竟然到了“忘恩负义”地步了么? 第四篇《公鸡》: 一只被用于盖房献祭的公鸡诡异地消失,引导老黑头得到一个婴儿。老黑头的磕头感动了地母,抑或另有原故?“这片洼地属卧龙之相”,风水先生的话究竟是否传达神谕? 海子的这些故事的确带有怪诞色彩,因为海子遮蔽了一部分情节,使得读者费尽猜疑也难以索解。“日落日出,四季循环,只是洼地变得温情脉脉,只是老黑头不会绝后了。”结尾的这句话倒是道出主人公的心愿:人对土地的依赖关系,以及地母对人子的仁慈特性。悠哉很乐于将老黑头夜里的磕头,看做儿子对于地母的虔诚吁告。在海子心目中,仁慈的大地是温情脉脉,有求必应的。 第五篇《木船》: 一位男婴被大人从一条木船上抱下来。与《公鸡》中的“送婴”类似,这篇再次出现这种情节。不过,男孩反复画鱼之举,尤其是结尾处成年后他的画船之举,不禁令我想起尤瑟纳尔《东方故事集》中的《王福脱险记》。是否受其影响呢?很有可能。“因此在他的画纸上,船只实实在在地行进着,断断续续地行进着。面对着画和窗外深情生活的缕缕炊烟,他流下了大颗大颗的泪水。”我相信,海子写到这儿时,他也流下了大颗大颗的泪水,滚烫滚烫的。为什么这儿说?因为我乐于将这位 HYPERLINK /doc/1879078.html \t /doc/_blank 画家解读成海子自己。画家画船,海子写诗,实际上他俩干的是同一件事情。 值得注意的是,与《公鸡》篇处理人与土地的关系不同,这篇处理的是人与河流的关系。画家的超现实绘画,以及海子的超现实写作,二者都极力泯灭现实与艺术的边界。实际上,这也是持“生活诗意化”与“诗意生活化”主张的海子的心声,而且还是他的“行动哲学”。 第六篇《南方》: 81岁的老艺术家(“我”)得到一张故乡的地图。冬天,一辆黑色的木轮车把我拉往南方。这趟名义上的“返乡之旅”,实际上把我带回壮年、青年、少年、童年,直到3岁的我扑向母亲怀抱。不难想象,对于生活在北国的南方青年海子来说,“南方”等义于“故乡”,再引申一下,就成为“精神家园”、“母亲子宫”等让人遐想连篇的好词儿。这趟颠之倒之的穿越时空之旅,是面对生活中种种难以面对的现实困境的海子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