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者---东汉班固撰写,班固去世后,由其妹班昭和同乡马续完成.
性质---《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古代传记文学名著.其中还收录了西汉大量的辞赋和散文,有总集的性质.
内容---记录了汉高祖元年(前206)至王莽新地皇四年(23)共230年的历史,共100篇,分为十二帝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
;《苏武传》;1、了解班固以及《汉书》的相关知识。?
2、积累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培养归纳整理字词的能力和习惯。?
3、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史书形式-----
编年体: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记载史事的史书
例:《春秋》(孔子)--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左传》 (左丘明)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国别体:以国家为编排顺序记载史事的史书
例:《国语》----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战国策》 (刘向编订)
纪传体:采用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 。
纪传体史书的创立者是司马迁。
《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二十四史》都是用纪传体写成。
; 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少年时就能作文诵诗赋,长大后博览群书.后任兰台令,经过20多年的努力,写成《汉书》。和帝永元元年初,班固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为中护军.后来, 班固因窦宪专权受到株连,死于狱中.其作品《汉书》由其妹班昭和同乡马续完成.; 两千多年来,苏武崇高的气节,成为中国伦理人格的榜样,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的心理要素。; 「苏武牧羊」的故事在我
国家喻户晓。《汉书 苏武传》
载: 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扣,匈奴贵族多方威胁诱降未遂,又将他迁至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苏武坚持十九年不屈。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因匈奴与汉和好,方被遣回朝,官典属国。决不背叛祖国的气节,流芳百世,传唱千古。; 两千年前,在北海边上,有一位杖节牧羊的老人,他坚守着热爱祖国、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在饥寒交迫中艰难地生存着,在他的身上体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传统美德和高尚人格。其气节,令人肃然起敬.
他没有在敌人的淫威面前屈服,也没有在金钱、富贵面前动心。为了远大的理想、为了亲爱的祖国,他餐冰卧雪、不辱使命,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坚守住了自己的信念。一直以来,这种英勇义举激励着千秋万代的华夏儿女奋然前行.可以说,苏武,真正称得上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走进文本探究内容;疏通文意,添小标题,理清脉络 :;1、出使匈奴,以求通好(出使匈奴,单于受礼)
2—3、虞常谋反,祸及汉使
4、舍生取义,以死明志
5、卫律逼降,苏武不屈(卫律劝降,威武不屈)
6、流放北海,杖节放羊(流放北海,杖节放羊)
7、李陵劝降,忠贞不二
8、武帝驾崩,恸哭数月
9、汉匈和好,请还苏武
10、历经艰难,发白归汉
;听《苏武传》范读,正音正字:;课文可以分为哪几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文章主题;一、详略得当
详:苏武宁死不降、卧雪牧羊等
略:苏武为於(wū)靬(jiān)王赏识及牛羊被盗等;二、用语言、行动、细节刻画人物;三、对比和映衬手法的运用。;一、张胜与苏武;三、李陵与苏武;(同类对比)卫律和李陵劝降的情形和说辞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两人的劝降方式之所以不同,一是两人与苏武的关系不同,二是两个的地们与修养不同。卫律原来是汉朝的武将,被匈奴俘虏后投降的,本是无气节的武夫,希冀献功的小人,并无是非标准,唯利是图,所以丑态百出,遭到苏武的唾弃。而李陵是一代名将飞将军李广之后,曾为汉朝立下战功,因寡不敌众战败投降,被汉武帝诛灭家族。所以在劝降时用攻心法,而且是看到苏武的大义凛然后能“泣下沾襟”,可见尚存羞恶之心。;对卫律和李陵的劝降,苏武的回答在措辞和态度上有什么不同?;忍,“骂律”,自始至终都以强硬的姿态抵抗。李陵则是采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文雅方式,“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苏武全然不为所动,称李陵为“王”,划清二人的关系,表明自己的立场。采用的是绵里蔵针、有理有节的方式。对二人不同的回答表现了苏武爱憎分明、立场坚定、大义凛然的品格。;苏武形象总结;课后题三;2《苏武传》中塑造的苏武这个形象是成功的,文章生动地刻画了一们爱国英雄的形象,歌颂了他伟大的民族气节。但我们对他生活中别的侧面不是很了解。这段文字向我们展现的是他自己归国后不忘故友,因为在李陵劝降苏武时,苏武看到李陵尚存爱国之心,而李陵自己也曾说“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所以苏武在归国后希望能帮他“改邪归正”,让他回归到节义的道路上来。这是他由己及人、不忘旧情的表现。;知识拓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