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前沿讲座演示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命科学前沿讲座演示课件

课程考核;FLS Lecture 6 Prions;Date;Prion 疾病(prion disease) 疯牛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 BSE) 克雅病(Creutzfeldt-Jacob disease, CJD) ;Stanley B. Prusiner The 1997 Nobel Prize winner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for his discovery of Prions - a new biological principle of infection.;Prion的生物学特征 Prion的传染性与遗传性 Prion疾病的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 Prion疾病的临床表现 Prion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Prion疾病的治疗及预防;FLS 6-1 Prion的生物学特征;Prion理化性质; Prion具有非常的理化特性,能使核酸失活的物理方法(如煮沸、紫外线照射、电离辐射等)和化学方法(如核酸酶、羟胺、锌离子作用)对其均无影响,Prion感染后的提纯制备物亦测不到核酸,但许多蛋白质变性剂可使其感染性不可逆地失活。因此,Prion是一种缺乏核酸的蛋白质因子。;Prion生物学特性 Prion是一分子量为33kD~ 35kD的糖蛋白,Prion蛋白(prion protein,PrP)由 254个氨基酸组成(人类PrP为253个氨基酸)。研究发现,PrP存在异构体,既PrPc和PrPsc。PrPc是存在于正常组织的功能还不清楚的糖蛋白,对蛋白酶敏感,不致病,PrPsc分子量为27kD一30kD,对蛋白酶有抗性,是可致病蛋白质。在正常脑组织中只有PrPc,没有PrPsc,而患病大脑中则既有PrPc,又有PrPsc。尽管这两种PrP的氨基酸序列相同,但其立体构象却不一致。PrPcα螺旋高达42%,β片层仅 3%,而PrPsc却相反,α螺旋仅3%,而β片层则高达43%。这种构象的差异导致了化学性质和生物学作用的明显不同。Prion不含核酸,它如何复制,现尚无定论。;Global view of the amino acid sequence of PrP;分子生物学 不论动物抑或人类,Prion由宿主染色体上一个单拷贝基因编码,人Prion基因 (PRNP)位于20号染色体的短臂上,小鼠Prion基因则位于2号染色体上。人PRNP的突变常发生在第32、48、56、72位密码子处,多为重复片段的插入或点突变,突变的结果是使Prpc分子转变成PrPsc。;What does normal PrP do?;FLS 6-2 Prion的传染性与遗传性;Prion不仅有传染性,而且有遗传性。;;FLS 6-3 Prion疾病的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Prion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Prpc转化为Prpsc是Prion病发生的基本条件,Prpsc的蓄积是Prion病产生的始动环节。一般认为,Prion是通过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被运输到网状内皮系统,如脾脏。但认为Prion从网状内皮系统到中枢神经系统不可能由淋巴细胞完成,因为淋巴细胞通常是不能穿过血脑屏障的,而是类似于狂犬病毒和疱疹病毒,Prion经周围神经途径侵入中枢。 所有Prion疾病都具有类似的神经病理变化,包括弥漫性神经细胞丢失、反应性胶质细胞增生、淀粉样斑块形成和神经细胞空泡形成,这些变化使得病理切片上观察到的脑组织呈海绵状改变,故此类疾病亦称为“传染性海绵状脑病。大体形态改变是非特异性的,主要为脑皮质和小脑的萎缩,CJD的海绵状变性区域十分广泛,可以发生在中枢皮层、豆状核、尾状核、丘脑、海马、脑干和脊髓。; 1997: Stanley Prusiner proposed a link between kuru, CJD, scrapie and BSE. -Proposed that “prion” was responsible for spongiform manifestations in BSE-infected patients DEFINITION: PRION = Proteinaceous Infectious Particles Prion protein exists in two forms: PrPc vs. PrPsc;Date;PrPc;Prion folding model as link between chemistry and biology What do folding rates and equilibrium constants mean?;One protein: Two structures;No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