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纳米氧化钨薄膜的制备及光致变色特性的研究进展_李二元
第 38 卷 增刊 1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Vol.38, Suppl.1
2009 年 4月 RARE MET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April 2009
纳米氧化钨薄膜的制备及光致变色特性的研究进展
李二元,王秀峰,伍媛婷,李颖华
(陕西科技大学,陕西 西安 710021)
摘 要:过渡金属氧化物 WO3 因具有优异的光致变色特性而倍受重视。本文介绍了氧化钨薄膜的电致变色机理,综述
了氧化钨薄膜的制备方法,总结了纳米氧化钨薄膜光致变色特性的一些实际应用,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看
法。
关键词:氧化钨;光致变色;纳米薄膜;应用
中图法分类号:TB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185X(2009)S1-329-05
在外界激发源的作用下,一种物质或一个体系发生 色机理的还有小极化子吸收模型[4,5]和色心模型[6,7]
颜色明显变化的现象称为变色性。光致变色是指一种化 等。
合物 A 受到一定波长的光照射时,可发生光化学反应
2 纳米氧化钨薄膜的制备方法
得到产物 B,A 和 B 的颜色明显不同。B 在另外一束光
的照射下或经加热又可恢复到原来的形式 A。光致变色 纳米 WO3 薄膜的制备方法很多,薄膜的性质与制
(Photochromism)是在光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种可逆的化 备方法及工艺条件密切相关,用不同制备方法制备的氧
学反应。作为过渡金属氧化物,氧化钨薄膜是一种优异 化钨薄膜在尺寸和晶型等方面有所不同。常见的制备方
的光致变色材料,研究发现氧化钨在紫外光照射下会变 法有溅射法、溶胶-凝胶法、电沉积法、物理气相沉积
成蓝色[1]。由于氧化钨的光致变色特性在光信息存储、 法(PVD)和化学气相沉积法(CVD)等。
光调控、光开关、光学器件材料、光信息基因材料等领 2.1 溅射法
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倍受关注[2]。 溅射法的原理是采用高能量惰性气体粒子轰击靶
材,被轰击下来的原子沉积到基底上形成薄膜。
1 纳米氧化钨薄膜光致变色的机理
Yang-Ming Lu[8]等采用直径为 7.6 mm、纯度为
氧化钨的光致变色效应伴随着可逆的氧化-还原 99.9%的金属钨作为靶材,真空度约为 0.7 Pa,靶 材 与
反应,目前普遍认可的变色机理可用 1975 年由 ITO 导电玻璃基片的距离为 16 cm,在氧气-氩气的混
Faughnan[3]提出的双电荷注入/抽出模型解释,即在紫 合气氛下,以 100 W 的功率磁控溅射在基片上沉积制
外光照射下,价带中的电子被激发到导带中,并产生
文档评论(0)